如何看待汉民被迫搬出北京牛街等回坊

作者:网友综合 来处:鼎盛论坛 点击:2016-08-13 15:26:32

问题:如何看待汉民被迫搬出北京牛街等回坊,却被穆斯林们描述成自愿行为? 媒体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很多回坊以及回民居住街道的汉民都是被迫搬出去,大多数的回民不愿汉人和谐相处,为何在回民嘴里,变成了汉人自愿?这种居心叵测,掩盖事实真相的目的是什么?

 

知乎网友谭鲁星回应:

牛街1.4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居住着回、满、蒙、朝鲜、汉等28个民族。是北京最大的回族居住区,有回族人口1.2万人,占地区总人口的23%。

牛街拥有一套完全异于北京其他地方的管理规定:牛街中心地区禁止开设非清真餐馆,各饮、副食网点一律不得出售回民禁忌食品;街道机关和附近的社区单位,都吃回民伙食;严禁将回族禁忌的各种食品带入街道办事处机关。办事处干部或派出所民警入户走访,如遇居民在家中做礼拜,主动回避。

(以上摘自新华社2006年3月3日电:《家住牛街:北京回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牛街派出所把尊重和遵从伊斯兰文化和风俗习惯作为民警工作和生活必须坚持的原则。60多年来,派出所一直坚持只开清真灶,每年邀请阿訇讲解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斋月相关知识,定期组织青年民警在礼拜寺内进行义务劳动

2009年的斋月,居民们在楼里的门上发现了大肉熟食的小广告,大家都很生气。得知这一情况后,牛街派出所的民警们迅速跑遍了各个街道、楼门,逐一回收小广告千余张,还挨个给大家做工作。又很快查找到了小广告的来源,对商户进行了处罚。这件事儿,让居民们特别感动,专门给社区民警发去了短信:“民族工作无小事,牛街警民一家亲!”

显然,牛街的穆斯林人口只占全地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不到,并非绝对多数。

可是,就凭着23%的人口数,就凭着他们是穆斯林,就发展出一套特殊的规则来,严格约束着其余77%的其他各族群众,成为北京的一个“特区”

这样的情况下 别人怎么可能不搬?怎么可能不自愿?

 

鼎盛论坛网友评论:

北京京客隆便利69店(朝外大街三丰里街道)被曝光禁止携带非清真食品入内。这是赤裸裸的宗教歧视,从不能吃猪肉,到同食的餐桌上不能有猪肉,到超市里不能带猪肉,是不是视线里出现猪肉就是对穆斯林们的侮辱?这样只会进一步加剧穆斯林和非穆的矛盾和分裂,加深本来就有的误解和反感。 这让我想起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话是解放前的租界地区的作为特权阶级洋大人说的,谁才是特权阶级?

北京京客隆便利69店(朝外大街三丰里街道)被曝光禁止携带非清真食品入内

1955年,国家曾对牛街清真寺进行过修缮,但是在“文革”期间,修葺的成果付之东流,清真寺遭到了严重的人为破坏,被迫关闭。1980年,政府拿出了40多万元的巨款和大量的黄金对清真寺进行全面彻底的修复,一年之后,牛街清真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共党傻逼,汉人倒霉,花钱交税,供养军警,是给穆斯林服务的,卧槽那个派出所所长他玛德逼一万遍。

这就是局部量变到质变,一旦它数量占优,必然要求独霸,二十年后的喀什估计也差不多了。

dcd现在的症状很像一个另类的宋朝,估计会死于内乱。歧视迫害母体民族,政权绝对不稳。值得关注的是,韦共死了之后,汉人能不能保住这960万的领土。(信源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1608/407.html

本文话题: 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