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温未及时调整计生政策

作者:老老狐狸 来处:鼎盛 点击:2018-04-23 19:04:45

强制一胎化问题,起因当然是当年巨头们错误决策(见炎黄之家《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在强制计生一胎化问题上的表态》),但当时也是做了搞个2、30年再调整的准备。胡温懒政,抱着神主牌不放,问题越拖越大。很多问题还是出在胡锦涛这一代上,到486,改开20多年,很多政策其实都到了调整期,这两个货不折腾就是不作为,啥政策都不作任何调整,生生的把问题激化,留给习。

计划生育政策几十年的变迁,是对大棋党、赢麻党所谓的“利维坦万能论”的最好反证。政策和现实的脱节和严重滞后,把利维坦的迟钝、巨型组织的超长反射弧、路径依赖和制度惯性,都体现的淋漓尽致。(知乎@盖因斯iFortune《如何看待2023年出生人口788万?》)

1980年的数据其实不支持一胎化,80年9月的《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说的很清楚:“目前一对夫妇平均生2.2个孩子”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从60年代中期开始执行到70年代末的温和计生政策(两个正好),效果是很明显的,总和生育率从60年代初的6以上降到78年的3以下,继续执行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能查到的90年总和生育率数据是2.31,不清楚是不是来源于90年人口普查。从80年9月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以来,不到10年,立即调整政策可能性不大。

1992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38万人调查申报的全国91年和92年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65和1.52,大大低于总和生育率为2.1的替代水平。人们不相信38万人调查的结果,也没有其他可信的数据来源,大家期待着1995年国家统计局的“小普查”.

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56,甚至比政策生育率还低0.2。到2000年人口普查,总和生育率甚至低到1.22。2005年1%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34。

计生委坚持认为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小普查数据漏报严重,发明了一套不公开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整。90年代,一直坚持报1.8,或者只说低于人口更替水平(2.1),2000年后,则坚持在1.6左右。

从常识看,人口普查的精度是最高的。2000年普查数据出来之后,决策层应当做调整政策的准备了。即便是计生委坚持说漏报严重,至少,应当再做专项普查,摸清情况。

五普时点是2000年11月1日,数据公报是01年3月底发布的。12年7月,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辑出版了《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政策调整,确实应当在胡温第一个任期里开始,当时房价也还没大涨,70后是第一批独生子女,当时还在生育高峰期调整起来,效果好很多。70后是“一胎化”前最后一批多子女。

遗憾的是,可能是这两人同样鼠目寸光愚蠢透顶,没看懂这问题,也可能是政治上不敢担当,是不敢碰这个问题,因为恰恰在他们的宣传下,ID后来就是神,改开之神,他的政策是不能更改,不能批评,不能质疑的....(信源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1610/514.html

本文话题: 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