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盎格鲁·撒克逊五眼联盟及其梯队电子间谍监听系统

作者:炎黄之家综合 来处:网络 点击:2018-10-13 21:50:52

“五眼联盟”(Five Eyes),是指二战后英美多项秘密协议催生的多国监听组织“UKUSA”,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的情报机构组成。"梯队"电子间谍监听系统则是五眼联盟的最重要情工具。近年来,该组织已经把核心监控对象转移向中国,正是因为这种背景,炎黄之家网站在下面详细介绍该情报组织,提请大家警惕。

五眼联盟——盎格鲁·撒克逊情报与政治联盟

五眼联盟”雏形是1946年英美两国为了共同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而签订的“英美防卫协定”,由英国政府通讯总部和美国国家安全局联合操作,将联合情报系统以英美两国的国名缩写定名”优库萨”(UKUSA)。

为了增加讨价还价的分量,英国于1948年开始拉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参会。最终,为英国站脚助威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3个英联邦国家都被吸纳进英、美情报协定,“五眼”情报联盟正式成立。

炎黄之家插播:其实也不用太高看这几个国家,华为轮值董事长说澳大利亚5G市场还没有广州市大,新西兰一个国家的电信市场只相当于他家乡益阳县。为什么西方如此警惕中国,实在是因为这是白人几百年扩张以后,遭遇最大体量的威胁。只是中国人可能自己还没意识到自己是个巨人。

由于四个与美国合作的国家全都是英联邦国家,都由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导,所以“五眼联盟”也称“盎格鲁·撒克逊联盟”。通过这个联盟,五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全球超级特工机器网络,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是其核心,美国在其中处在主导地位。

七十多年来,五个国家一直进行秘密或者公开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监听,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设施。联盟的每个成员都负责对世界特定地区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英国监测欧洲,俄罗斯西部,中东和香港。同时,美国也监听中东,加上中国,俄罗斯,非洲和加勒比地区。澳大利亚则负责南亚,东亚和新西兰的南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加拿大监听俄罗斯和中国以及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

在这一联盟内,各国可互通情报信息,以供这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公司企业之间共享。

每份联盟情报不仅标有秘密等级,还标明了哪个国家具备阅读权限。比如,一份加拿大人才能阅读的情报上会盖上“绝密——仅限加拿大眼睛”的红色印戳:而一份五国都能阅读的情报则会标上“秘密——澳、加、新、英、美眼睛均可”的字样。在这里,“眼睛”就是国家的代名词。一来二去,五国情报人员开始在私下交流时使用“五眼”这个简洁的名字,而不是又长又拗口的“澳加新英美情报联盟”。

在这个联盟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美国号称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充足的预算。英国是传统的情报工作领导者,这得益于它的前身大英帝国与世界许多国家的联系。澳大利亚擅长收集地区情报,成为了解日益重要的亚洲的一扇窗口。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有时能充当有效的间谍,因为它们不会像英美间谍那样受到严格审查。

由于澳大利亚在伊拉克战争中表现突出,美国提升了美澳情报分享的层次,使澳大利亚继英国之后成为第二个可以与美国分享绝密情报的国家,这一级别可以适时分享美国各密级的情报、美国对该情报的评价及适时作战计划等。

澳大利亚《时代报》2013年7月8日发布的“X-Keyscore(X关键得分)”曝料,和英国《卫报》7月31日曝光的“Xkeyscore”细节说明,“X关键得分”是“梯队系统”的一个项目,也是美国国家安全局“最庞大”的监控项目。

在“X关键得分”项目中,美国的盟友只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四国未被美国监视。这四个盟国全都是“五眼同盟”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全球监控也就是盎格鲁·萨克逊国家对所有其他国家的监控。谁是美国真正信赖的盟友、美国不放心而需要监控的虚假盟友和敌人一目了然。

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GCHQ),曾参与窃听外国政要,有美国棱镜计划权限。2018年政府通信总部(GCHQ)曾截获到了沙特情报总局(GID)的通讯,发现沙特计划派人“绑架”卡舒吉。 但军情六处(MI6)没有通知“五眼联盟”中的美国,尤其在卡舒吉是美国公民的情况下,消息人士说:“当时的决定是,我们已经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情报在五眼联盟之间经常被分享,如《米国中情局控制瑞士加密公司窃听120国长达五十年》里介绍:

中情局通过瑞士加密公司Crypto AG窃取的情报不仅被米国和德国所掌握,还有可能被「五眼联盟」(Five Eyes)成员英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共享。报道指,最少四个国家,包括以色列、英国、瑞典和中立国瑞士得悉美德的「鲁比肯行动」(Operation Rubicon),或容许对方取得部份机密。

五眼联盟以情报为核心,形成了核心政治联盟:

  • 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2020年8月10日消息,香港特区政府坚决反对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外长发出的联合声明,该声明指鹿为马、蔑视事实,更公然干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政的香港事务。

 

五眼联盟的重要情报系统:"梯队"电子间谍监听系统

"梯队"电子间谍监听系统简介

1971年,“五眼联盟”高度机密的监听体系“梯队系统(Echelon)”正式建立。据报道,“梯队系统”利用美国120余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并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设立数十个大型地面接收站,在美国和英国设有两个数据中心。

“梯队”是一个遍布全球的庞大监听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分布在地球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上的侦察卫星,负责监听全球电话、传真以及互联网通信。第二部分是分布在多个国家的36个地面监听站,监听站有巨大电子天线,负责接收侦察卫星发回的信号。第三部分是NSA,所有信息最终统一汇总到那里进行分析。

 “梯队”成员国分工如下:澳大利亚——监控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中国南方及中东地区。加拿大——“冷战”时期监控苏联北部及世界各地一切可能收集到的信号源。“后冷战”时期重点放在监控中南美上空的卫星、无线电和手机信号及该区毒品交易,非法武装活动情况。新西兰——监控西太平洋地区。英国——监控欧洲、乌拉尔以西的俄国区域及非洲。美国——监控拉美大部、亚洲、俄国的亚洲区域和中国北方。

 “梯队”各成员国的参与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及CIA,被称为首方部门。英国——政府通讯总部GCHQ。加拿大——通讯安全局GCE。澳大利亚——国防讯号管理局DSD。新西兰——政府通讯安全局GCSB。

“梯队系统”的具体运作,除美国本土属独立运作外,原则上按照五国共同制定的大规则IRSIG(信号的国际规则)进行,各国工作模式大致相同,流程可分为信号源跟踪、信号处理和信号分析三个部分。由于监听设施是共用的,五国每天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当日监听任务,比如使用哪些卫星、监听哪些区域等。

梯队系统”可以对欧洲乃至全球的无线电、海底电缆、光缆通信、互联网通信进行监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拦截以公众电话交换网络、卫星及微波通信所传送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和其他数字通信,监控其中的内容。它在同一时间可记录海量电话通信信息,然后利用效能强大的搜寻设备,寻找一些特定字眼,通过人工情报系统进行筛选。全世界95%的通信信息要被“梯队系统”截获和“过滤”。

"梯队"电子间谍监听系统的曝光过程

“梯队”间谍系统的首次曝光,是英国著名独立调查记者邓肯·坎贝尔1988年在英国《新国家主人》杂志中的披露。但坎贝尔没有提供这套间谍系统的细节和名称,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996年,新西兰和平活动分子尼科尔基·哈格尔所写的《秘密力量:新西兰在国际间谍网中的作用》一书首次详细描述了“梯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梯队”这一正式名称。

1998年1月27日,曼彻斯特欧米茄基金会向欧洲议会下设的科学与技术手段评估委员会递交了题为《政治控制技术的评估》的报告,首次详细完整地披露了“梯队”全球监听系统。报告称,欧洲大陆所有电话、传真与电子邮件随时随地都被“梯队”系统监听,指责梯队系统不分青红皂白地截收欧洲非军事的政府之间、私人之间和商业机构之间的通信。

“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整个欧洲的电子邮件、电话和传真通信都进行截收,然后全都传回马里兰州米尔德堡的总部。美国国家安全局连其最亲密的欧洲盟国也不放过,其疯狂搜集欧洲盟国伙伴的商业绝密情报,帮助美国公司与欧洲公司进行竞争,直接损害了欧洲各国的商业贸易和政治利益及安全。”

这份报告让欧洲议会震撼,欧洲议会要求美国作出解释。

1999年10月,保护隐私权组织曾发起了所谓“干扰梯队日”,在同一天通过电脑发出带有诸如“恐怖分子”之类“梯队”专门识别字眼的大量垃圾邮件,试图导致系统负载过重而瘫痪。

2000年3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詹姆斯·伍尔西在回应欧洲议会关于“梯队”间谍网络的报告时承认了美国一直开展此类间谍活动的事实。

在解释“为什么监控我们的盟友”时,伍尔西说:“是的,欧洲大陆的朋友们,我们监听了你们。我们使用电脑,通过关键词来分析数据是事实。”他说,这么做的目的是认为欧洲企业有行贿行为。

2000年7月,欧洲议会成立调查“梯队”临时委员会。许多情报专家、记者和作家也竞相参与探秘。2001年5月4日,临时委员会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报告,将笼罩在神秘面纱下的“梯队”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梯队"电子间谍监听系统现在大量用于窃取商业情报

通过监听世界上某个人的电话,“梯队”能够分析出他们的具体行动计划,以采取相应的行动。

欧洲议会批评了美国利用“梯队”从事犯罪活动的做法,如侵犯平民隐私权或截获商业函电,从事商业间谍活动,帮助美国企业在商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给其他国家企业造成巨额损失。举例说,1995年,在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和沙特政府及沙特航空公司的交易中,美国借助“梯队”截获了所有电话录音和传真文本,掌握了空中客车公司贿赂沙特官员的证据,搅黄这笔生意成功击败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后,让沙特航空公司购买61架价值超过70亿美元的波音飞机。此后,只要有重大商业事件,“梯队”总能获得重要信息。

这证明美国的情报收集目的并不是完全为了“反恐”,正如“棱镜门”事件发生后不久,混沌电脑俱乐部的发言人康斯坦策·库尔茨对《法兰克福汇报》所说:“鉴于截获的庞大数据量,只有最幼稚的人才会相信‘棱镜’真是为了反恐。……传统的经济间谍活动得到了一块漂亮的新幌子。”

2018年8月底,五眼联盟(Five Eyes)国家政府发布联合备忘录,要求各大科技企业向政府提供其加密产品的后门,以供执法部门有能力获得访问权。

关于“梯队”系统的这个报告引起广泛关注,大量要求保护隐私和商业安全的建议被送到欧洲议会,并在2001年9月初获得通过。但6天以后,发生9.11事件。所有建议被遗忘至今!

媒体报道,9.11发生后,NSA以查找和追踪恐怖分子为由,秘密创建了庞大的录音数据库,并向美国各大电信运营商提出合作申请并支付一定费用。结果,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威瑞森通讯公司(Verizon)以及贝尔南方公司(Bell)先后与NSA合作,直接在电话公司的交换机设备上安插NSA设计的芯片,搜集电话通信数据和互联网资料。AT&T公司甚至专门有一个代码为“代顿”的数据库,以记录所有陆上电缆的通话情况。

2002年2月23日至24日,欧洲议会委员会召开特别听证会,听取邓肯·坎贝尔耗费大半生时间艰难撰写的“梯队”合作国窃听欧盟国家情报的报告。但这已经无法在全球反恐的大潮下掀起任何波澜。

"梯队"电子间谍监听系统的组成内幕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确实陆陆续续关闭了部分监视军用高频无线电通信的地面监听站,但却开始把目标转向了商业间谍领域,侦察对象也从冷战时的东方对手转为自己的最亲密的盟国,于是便推出了庞大的电子间谍监听系统——“梯队”系统。美国记者詹姆斯·鲍姆福德的《谜宫》一书中首次披露了“梯队”电子监听系统组成的核心内幕。

“梯队”系统的核心部位在美国西弗吉尼亚的舒格格罗夫、华盛顿的亚基马这两个空军基地内,在那里设有“梯队”系统的地面站。这两个完全由美国国家安全局控制的绝密地面站各有分工。舒格格罗夫地面站内大大小小的碟形天线负责截收国际通信卫星的信号,全世界134个国家通过国际通信卫星进行的电话、电报和计算机通信都有可能被这个地面站截收。这个地面站里驻有美国空军和海军最绝密的电子情报搜集单位——美国空军的第544情报大队和海军安全大队。1998/1999年版的《美国空军情报局年鉴》透露了空军第544情报大队的任务:“加强对空军作战司令官和其他通信卫星情报用户的情报支援。”这个大队下属单位遍布美国海内外——亚基马、波多黎各等地;美国海军安全大队一份解密的文件透露,驻舒格格罗夫山的美国海军安全大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负责梯队系统的维护和运行”。亚基马地面站则负责对这些被截下来的电子情报进行系统处理,上报华盛顿最高决策层。

美国的邻国加拿大是“梯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在利特里姆的“加拿大通信安全部”负责截收拉美上空通信卫星的信号。

澳大利亚是“梯队”间谍系统在太平洋地区的最重要环节,其核心部分是澳大利亚西海岸的格拉尔顿。自1993年投入使用后,格拉尔顿地面站现有4个碟形卫星信号拦截天线,其侦察目标是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轨道运行的国际通信卫星,负责拦截的情报包括:朝鲜经济、外交和军事形势,日本贸易省计划,巴基斯坦核武器技术的发展情况等。澳大利亚第二个监听站位于中北部海岸的肖尔湾。这个监听站由两个碟形天线,自1979年投入运行以来一直负责监视印度尼西亚的通信卫星。不过,澳大利亚政府通过这个监听站截下的情报从不与美国和英国分享。

新西兰也是“梯队”间谍系统的重要伙伴之一。新西兰的监听站设在该国东海岸的怀霍帕伊。怀霍帕伊监听站自1989年开始投入运行,现由一幢情报处理大楼、一幢服务保障大楼和两个碟形天线组成。

这些分散在五个国家十余个绝密基地内的地面监听站环环相扣,它们相互通气,相互交流所设的拦截情报的关键字眼,从而确实拦截下最重要的情报。

五眼联盟和梯队目前核心电子间谍监听对象是中国

中国作为全球军事政治经济情报价值最高的热点之一,美国把中国列为最高监视目标。根据斯诺登曝光的美国监视目标清单,中国、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朝鲜被列为最高监视目标,中国被列为第一。

美国刺探中国的关键机构,就是这个五只眼睛情报联盟。凡是涉及中国的,不论是电话、计算机、卫星、光缆等传递的信息,都在其监控范围之内。

2018年年初以来,五眼联盟持续与德国、日本等国加强合作,这相当于该集团在应对外国干涉等特定议题上的非正式扩编,显示出对抗中国影响力和海外扩张投资的国际阵线正在扩大。

一名美国官员告诉路透社,“联盟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商议如何回应中国咄咄逼人的国际战略。”其中还有官员说,中国崛起的新世界,促使各国进行更紧密的加强协调合作,扩大情报共享。五眼联盟加强合作显示,美国政府人士正在努力组成反制中国的非正式联盟。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调查报告显示,在2018年上半年,“五眼联盟”内部似乎不是很团结:当时美国和澳大利亚对华为态度强硬,而英国、加拿大和新西兰对中企的合作相对比较欢迎。而5国态度的整体转变,发生在下半年,期间经历一场密谈:“五眼联盟”成员国情报组织领导人于2018年7月17日在加拿大的新斯科舍(Nova Scotia)举办了一次秘密“龙虾晚宴”,所讨论的内容即包括“如何将华为排除出5G采购名单”。最终5国达成共识:中国是目前最大的威胁。这次会议后,“五眼联盟”就开始频繁“围堵”华为。路透社10月14日发布独家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五眼联盟”正在拉拢日本和德国,谋求后者在针对中国的“情报工作”上的合作。

《悉尼先驱晨报》2018年12月13日刊发报道:《五眼国家是如何联合起来对付华为(专题)的》,揭露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也参与了7月17日的“五眼联盟”情报网络负责人会议。会议一致认为,最大威胁实际上是中国。他们很清楚,为了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五眼联盟”更合适的国家集团,因为他们拥有一致的文化认同、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情报共享网络。当晚讨论都认为应该对中国采取某种行动。五国还认为,应该把日本和德国这样的盟友也纳入“五眼联盟”对话机制。7月“五眼联盟”年会结束后,各国情报部门领导发表了一系列罕见的公开讲话,五个国家已经协调一致决意把华为排除在各国下一代5G无线通信设备的采购名单之外。

华为公司成为五眼联盟间谍窃听的眼中钉

正如炎黄之家womenjia.org在《华为打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窃听一切信息”图谋》提到的那样,干净的华为电信设备的全世界使用,打破了米国安装间谍木马后门软件设备的全世界使用布局,米国恼羞成怒之下,就开始不遗余力诋毁、攻击华为,我们也时常看到米国协调五眼联盟国家情报部门,部署围剿华为的行动。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1810/822.html

本文话题: 西方 白人 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