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人阶层把持的主流史政观,出于秀才遇着兵的天然体力劣势,把暴力和战争绝对化地贬为负面、邪恶、反人性,一张嘴就只有鄙视加嫌弃。这是一种极端意识形态,唯心而不唯物,是混账透顶的误导。
中国当代爱谈古论今的,多以极端意识形态来看待“唯心“和“唯物”——只要党妈说的都是错的,只要有唯物两个字就是错的。what a pitty,把党妈灌进去的定义盖住,仅论方法,这是一套严谨至极的哲学逻辑。此外,告诉我的小伙伴们一个党妈绝对不会承认的事实,马列经典理论的逻辑体系是从西方传统宗教神学的逻辑体系传承而来再加改良的,信不信由你。
历史的本质是文明演进,需求和分配是人类文明亘古不变的主题,当需求和分配的矛盾激烈到无法采用约定的方式解决,小则暴力冲突大则战争。故此,自人类有文明以来,暴力和战争从未停止,今后也不会停止,除非进入共产主义或者有72个处女的天堂。
了解战争和暴力的来龙去脉,才能搞明白什么矛盾是会激烈到要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去解决的;承认暴力和战争是合理、客观的存在,才能分辨出矛盾的临界点在什么地方,才有可能知道如何控制和规避。
不知兵事而好谈古论今,说起暴力和战争就要人类从灵魂到肉体上消灭这两个名词,无非是中国文人鼓吹那套嘴炮无敌可安天下余皆下品。史学界、文化界、媒体、领导、老板无知而装逼者,不可胜数 。
不了解战争和暴力的人,无法解释战争和暴力,更不会知道如何控制战争和暴力。他们一脸嫌弃的对待这些“丑恶”的名词,只看得到“残暴”、“死亡”、“混乱”、“伤害”这些属性,所以他们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类文明演进中最激烈的节点并获得经验。受这种极端意识形态影响的执政阶层,也就永远没办法解决最深层的问题去获得和平和发展。所以:民国这么多“大师”,于“人均寿命不足40 ”这码事,毫无帮助;是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得了江山,和他相同理念的小伙伴一起,几套为中国传统文人十子不齿的王八拳,搞定。
中国文人的“非战不争”,骨子里有几个因素:
一、不接地气的理想化幼稚病。
从“三皇五帝上古之风”到墨家”非攻“是“非战不争”的理论之源,几千年来,中国文人一直有个叫做世界大同的中国梦,一个存在绝对规则的世界。
中国文人的梦想就是:1、国家对内管治能达到绝对理想的秩序 2、天下各国能够绝对公平以及和平的相处。
说白了吧,中国文人的理想社会就是,讼棍的嘴皮子和师爷的笔杆子能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这是理想的白社会。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是由白社会、黑社会和灰社会构成的。
中国传统,文人只需要在自己的圈子里,按文人的规矩混,就可以解决问题,有功名者不纳赋税,不服劳役,见官不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于是文人觉得嘴皮子和笔杆子就可以让整个国家所有方面达到理想的秩序,成为纯白的社会。
文人忒把自己那套三观当世界唯一绝对正确的真理了(在他们批评党妈社论的同时)。只是文人圈子以外,从来不会太按那套玩儿。蛇有蛇路,鼠有鼠路,鸡鸣狗盗,下里巴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文人那套能解决问题的地方,实际上就是政府强力维系的白社会,走白色的规则;文人套路无法解决问题的地方,就是政府管治效力不足的地方。
“知识分子”很容易陷入一个悖论:他们觉得所有问题都是政府的问题,是政府权力过大,是政府破坏白社会的规则,只要束缚政府的手脚就能解决问题。事实上,有很多问题是因为政府能力不足,无法维持纯白的规则,就让那片灰着,甚至黑掉。
在这片灰色或者黑色里,不守白规则的不只是政府,当政府或者民意要强化或重建文人所需的白规则时,暴力是不可放弃的选项。
要说国际事务,国与国之间,更没绝对公平的秩序可言。如果有,现行的“国家”的定义就不存在了。国际事务的本质自古以来就是黑社会,联合国不过是洪兴的会议室,国际公约跟家法一码事,你的堂口叠码、叠水、抽得,就是你欺负人,就算你不想欺负人,也要够叠码、叠水、抽得,才不会被人欺负。
只有中国文人还在做着一个世界大同客客气气的中国梦,他们知道中国自己如今无法主导世界秩序,于是冀望于洋大人去给他们建立世界大同注二——以为洋大人跟你家小伙伴那么温顺友爱一人一票举手投票呢,人家当老板了,好气跟下属讲规矩?傻逼。
近代以来,一代接一代的中国文人致力于发明创造“外国人不知道的外国有多美好”和“中国祖辈们不知道的中国历史真相”来教化中国人:理想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叫普世价值,简称pussy价值。
俺考究了一下,出处有二:有俚语云:pussy是个筐,啥鸡巴都能往里装,只要是奴爱的肉儿,就是pussy的价值;又有话本中写道:西门大官人的8寸肉儿,才是pussy的价值~~武大那三寸丁,张老爷5寸行货,就不普世了 ^_^。
当然,文科生们的社会地位,就是靠优越的道德高和普世价值,如果他们不死命维持这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价值观,就会沦为和千百万P民一样,不受瞩目、无人关注的路人甲。那么有抱负的文科生都读了一辈子书,怎么可能忍受做一个路人甲呢?
[有朋友对上面的观点的质疑是,儒家经典《礼记》第一篇:“跟父亲的仇人不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看到兄弟的仇人就上,不用回家拿武器;不能跟朋友的仇人生活在同一个国家(现代相当于市)。”很暴力的好么,而且这是“礼”的要求!儒家经典中,赞美战争和暴力的也很多。比如诗经“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本文所批评的文人传统,其实是中后期被文人阶层驯化和改造之后的传统。网站编辑觉得,这种质疑也是有道理的,大家对比着看吧。把几千年“中国文人”一竿子打死,解读过于偏激了。]
二、无可抵赖的屁股问题。
不需要拳头和铁血的世界,能让文人嘴皮子价值最大化。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千万不要高估知识分子阶层的道德操守,满嘴道德文章的人,只要于“身”和“家”有好处,“国”和“天下”亏一点无所谓么。大部分“知识分子”,只是心安理得的感觉以一国之大,让老子多搞点地位好处无所谓,副作用什么的无关痛痒,却又不知道这“国”退到什么程度就是难以收拾的margin,得寸进尺人心不足。还有个别的,只要自身价值最大化,才懒理极端的“非战不争”对国家和民族的负面影响会到什么程度,此即为汉奸。
三、软骨头病,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与上面两点综合反应,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又:俺外公当年是土广省城有数的几支笔之一,论文说字俺不及他十一,一篇文字写进省一中再写进中大,写公文写成县长,这秘书党相当到位了。然而俺这外孙跟他大女婿,一个共军高级干部,对外公毕生所学的评价同出一辙:旧文人书生,经注倒背如流、解文鞭辟入里,却就是不明大义。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畸形残缺,这是中国的传统。
俺有一言,你可以不听,但俺不得不说:若真对大历史和政治有兴趣,请先丢开“中国传统文化”和普世价值,以免一叶障目。把暴力和战争史搞清楚,才能读通社会矛盾和文明演进。到把脉络大概理清楚了,不需要用意识形态价值观来解释一件事因何而生又因何结束了,这时候你可以开始接受带价值观的解释。
在中国学界内,吹牛逼赚钱的大咖很多,能把事情说清楚明白的很少,要读懂,得靠自己。这是一种很寂寞、很孤独的读书方式,要很有勇气的人,才能坚持下去。只是找点话题要共鸣的,当然是不需要理会俺这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