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网友的叙述,突然觉得有些苍凉,一个曾经深信人人平等的共和国时代,似乎就这样过去了,固然美国存在严重的阶级分化,中国也在重新进入阶级分化时代,历史回到了旧有轨道。
说到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重新划分,说几个生活的片段吧
1,年幼的时候,小伙伴们都在一起玩耍。印象中很少有提到对方父母是做什么的,吃穿用度,大家都差不多。还记得用橡皮筋做的黄豆枪么?那个时候放学回家,大家就找砖头修工事,然后对阵,一直打闹到天黑才回家。
2,2000年左右,有一次回家,在楼道里我遇到一个收废品的男人,带着他的女人和孩子。衣服破旧,孩子胆怯的跟随在他们的后面,手里只有一个别人丢弃的娃娃。对门的邻居要他上来收废品。看到我放学回来,和邻居打了招呼。他恭敬的说少爷好,侧身让我过去,不愿意弄脏我的衣服。面对他,我连声说现在是社会主义,我们都是平等的。说完邻居就笑了,我自己也觉得那里不对。这件事情我记忆十分深刻。
真实经历而已。未做任何夸张。这个收废品的男人,还有我一个学生自己的经历,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个世界不像你看去来的那么美好,当然也没你想的那么糟。乐观主义者总是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悲观主义者则总是接近现在的事实。
3,有一个学生。他的能力则十分出众。说实话跟他比,我的工作能力如同蚂蚁一般不值得一提。有一次我和他说起人生的目标和希望。他告诉我他的希望就是吃饱饭,然后能供养自己的弟妹上学。这件事情对我影响也很深。我第一次认识到我经历的幸福并不是普遍现象。
4,等我要结婚的时候,这个世界改变了。即便最初我坚持不应挑剔对方的家庭情况。但最后的结果却是默认了门当户对,生活才会摩擦少一些。无关于个人的学历和经历。家庭决定了那些姑娘只能成为你的玩伴,那些才能成为你的新娘。有些人说要找性格好的。但那些能在许多问题上都和你选择差不多的人,多是出自和你家庭情况差不多的人家。
5,前一段时间看房子,遇到一个看房子的妹子。夫妻都是外地人来广州打拼,听了她的情况。萝岗那地方去年1万2一平,今年则已经1万6一平。就这样,也已经没有房子给她买了。她只能继续租别人的房子。她面色憔悴,年纪比我妻子还小五岁。因为生活的煎熬,看上去我妻子倒像是她的妹妹。我没有告诉她,我准备购买的房子,为的是能收取向她这样小白领的房租。把这个目的总结如此深刻的是2012年看房时候遇到的一位大妈。
我说的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只要有口饭吃,不要杀人,其他对得起良心,是一位学生的父亲对他的教诲。这句话对我影响也很深刻,这个社会有我没有经历的另一面。如同天天吃饱饭的人,无法想象挨饿是什么滋味。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的《大桥下的农民工》那个让人心碎的故事,那个让人心碎的家庭。
我认识阶级的固化,更多的是我的终点和别人起点的距离。今年房价快速增长的时候,我曾写过房子已经成为阶级分化的加速器。尽管房价早晚会回到合理的水平,但现在房子作为衡量阶级固化标志也是合理的。
国五条带给一些人的痛苦,我想我可以理解。尽管国五条在断断三个月中就让我的资产膨胀了100万软妹币。我仅仅拥有广深两套不属于豪宅之类的小三房,谢谢双方的父母,我们夫妻没有任何贷款。如果说我的资产膨胀了这么多,那么那些更有钱,房子更多的人,他们的资产在过去的三个月增长了多少呢?个人的努力能多大程度抵消这种财富积累的速度?幸运儿或许只是少数吧。
我想确实属于小资产阶级一类,我也努力向上爬,希望我的孩子能有比我更好的起点。但偶尔我也会思考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比如我来到这世界上是做什么的。我还没有窘迫到为了生存而奔波,也没富裕到可以隐居山林。
正方:阶级矛盾重新激化
在尝试追求新的现代性、摆脱资本主义方面,文化大革命后来看来也许是人类的最后一次痛苦挣扎。最近20年来的社会事实向全球显示,也许并不存在一条“解决现代生活矛盾的出路”,除非人们学会吧现代性的毁灭当作生存前提而与之共存。(德里克、哈里以及奈特主编的《毛泽东思想的批评性透视》“)
中国现阶段的矛盾是一种阶级矛盾:尸位素餐的官僚阶层、别有用心的资本拥有者、欲求不满的中产阶层、躁动的基层民众。
接下来是社会结构的进一步两极分化,中间的阶级会越来越少,富有阶级的人数进一步减少,贫穷的阶级逐步扩大为社会的绝大多数,资本进一步集中。最后在这个暗无天日的牢笼里,在苟延残喘的奴隶头脑中,迸发出革命的火花。最后这个火花燃起大火,把旧秩序彻底烧毁,又一次轮回开始?还是新的纪元,那就不知道了。
幼儿园入园第一天的保留节目:自我介绍。老师规定格式,一定要说自己叫什么、几岁、喜欢做什么、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哟!对了,还要说自己将来的理想。上小学之后,老师直接发表格,大家记得把家庭主要成员那栏写清楚,别说单位、职务和职称,连政治面貌都有了。我上幼儿园第一天,觉得世界上最庞大的部门是一个叫 “宣传部”的单位,好多小朋友的父母都在那里。因为老师还没有安排座次,他们的座位是家长送进教室时叫他们坐下的,正好挨得很近。小朋友们一个个站起来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提起那个部门,给人的印象比较深。
有网友说,第一次体会到阶级分别是上初三。偷完自行车,我们四个被抓,派出所所长是我爸通讯员出身。扇我两巴掌:滚蛋!一个是外地副市长儿子,一个电话也走了。一个是一般干部孩子,三好学生,批评一回,家长领回家了。一个是差生,走街串巷收破烂的,年满16周岁,劳教。实际上那孩子正经是跑腿的。三好生负责开锁,副市长儿子负责打掩护,我负责卖车,差生负责望风和拉车和当打手。当初混混堆里也算一号的。初三偷自行车是因为我们这些人都没钱花啊。副厅副处正科和收破烂的给孩子们的零花钱都是一个月15元,穷啊。1997,我们四个是玩游戏机的主
屌丝复屌丝,屌丝何其多,屌丝终有精英日,精英买房租屌丝,一代屌丝变精英,后来屌丝泪盈眼,愿叫生生复世世,十三亿人皆精英。我们终究是一批人吃着另一批人的血肉而活着,对狗的善意狗不会懂,有骨头就够了。对人也是如此,有些善意别人不需要,就如同情一样。
政治家的私德和他的执政水平无关。套这个,阶级矛盾与个人私德也无关。资本家也有做慈善的,但是这并不能洗掉那些钱上的血腥味。
什么是阶级意识?阶级意识就是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王石、李庄的讲话表明买办阶级及其附庸正在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开始以阶级的名义染指司法、政治权力,这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政治动向。中国买办阶级的阶级意识已经苏醒,并在进行政治整合,为直接掌握政权做准备,但中国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仍然处于沉睡状态,这种不平衡,有可能对最后的决战以及中国未来的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
看看现在幼儿园门口停的车就知道了,我们这小区幼儿园前的有:保时捷跑车、SUV,宝马 奔驰 奥迪 Infinity 讴歌 SUV或轿车,各类大众车、SGM车、日本车,各类国产奇瑞、BYD、吉利车,其它各类叫不上名字、看不懂商标的GDH车或屌丝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11路人力车。到了4点就是个车展。这下了课就钻进不同车回家的小孩以后能尿到一起去?当然,至少还是同一个幼儿园。学校的重要作用就是让不同阶层出生的学生能在一起。
炎黄之家womenjia.org有篇文章讲到《文人不理解暴力战争是合理客观存在》。没什么大不了的,矛盾越激化,爆发的越快,越彻底,反正对于无产者来说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至于类似"后膛枪时代无革命"的幻想,照就被历史把脸都抽肿了。
反方:不用那么悲观
其实是我们小时候被灌输了太多理想图像。到我儿子大起来的时候他们大概会认为都是天经地义吧。
阶级的重新划分(或者说阶层固化)已经接近尾声,再往后就是维稳性收刮了,而在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前提下,革命的成本也是几何级数的上升,现在的街垒已经不能应对国家机器啦。也许,“革命”将永远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几千年历史的演进,现代工业社会贫富分化其实要比古代悬殊,但最底层人民生存权上的保障也要比以前好得多。只要生产力获得发展,社会产品充足了,而物质上的消费是要受到现实条件限制,权贵们也不是有三张嘴四个JB,不可能一天48个小时都在穷奢极侈,屁民们也可以分享到相当的物质剩余。
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好,底层(真正的底层,不是整体装逼喊买不起大城市房子的屌丝)会渐渐富裕起来或者说不那么窘迫,至少能有个体面的生活,所谓体面的生活应该是脱离温饱后,按自身经济条件而有所选择的生活,而不是装逼者们的眼睛只盯着的GDH(狗大户)的生活。小资是最痛苦的,因为他们渴望太多不该他们的东西。
小时候城市内的分化不算太严重,但也已经有了,九零年我家年收入五六万,而那时候家庭年平均工资才三四千。但是没几年,真正的资本家阶层和官僚阶层就开始蹦哒起来了,中产和原工人阶级在九十年代末被他们联合掠夺了一次。我家也算是受害者,商业模式大变革,我父母做了一辈子小生意,那时候年龄接近五十了,跟不上了。这几年的阶级还没固化,我觉得中国还有至少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才会逐渐固化,现在底层的生活改善速度还是被经济科技的发展带动着比较快速的进步的。
进一步两极分化,最后出现星星之火,这些我都同意。但我怀疑的是“可以燎原”这个过程,几千年前可以“揭竿而起”,几十年前两把菜刀也可以,现在怕是人手一把RPG也不够,将来呢?更不用说就算是现在,统治艺术也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的高度。黑客帝国里边用“the one"来解决问题,而国际歌唱的是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太祖教育我们人人都是救世主,遗憾的是,他失败了,所以我对德里克那句“人类最后一次挣扎”一直耿耿于怀。
乐观一点,可能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还会有新的思想和哲学体系被提出接受,到那时子孙看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可能和咱们现在看奴隶社会是一样的感受吧(或者到时候会是另一种历史断代的方法?)
聪明的人都在努力,为了改变自己的将来,即使改变不了多少,也要让下一代有一个更高的起点,"人人都为自己活"社会的物质就发展了,有良知的人还会去惠及他人,社会的精神也有了。自己好好努力不要忘了良知就够了,当然,对于那些为了社会付出远多于自身的少数人,我一直都报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是真正的大智慧。
有网友说:“我从来都不会将抱怨中国的现在和将来,起码他没有堵死穷人往上爬的路,我身边有家里摆小摊最后进中央办公厅换了两茬老板最后腾达的例子,所以我相信个人的奋斗还是有意义的,只要还有机会,付出有回报,我就觉得这样的中国是值得期盼的。”
呵护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方志敏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没有剥削压迫。人生本来就不平等,不是我们不追求平等的理由,恰恰相反,正因为人生来不平等,才导致人们想方设法追求平等。
其实弯弯就是清末以来的民族个性,现在中国的国民性格自49年以来,自抗美援朝以来,自改革开放以来,自有天宫北斗神舟DF21打航母以来,实际上60年时间已经造就了一个新的民族性格,我不知历史将称之为什么,或称为“新华”,就像逐匈奴而后称“汉”。
人人平等是价值观,要感谢毛主席把这个价值观深深刻在每个人心里的,它就是中国现在的普世价值。吃水不忘挖井人,不要忘了是谁把人人平等的理想带入在这个士大夫把持的社会,把这个文人——地主阶级把持的社会,并通过革命刻在每个人骨子里。
我每天都在接触中国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我对自己的话负责。我看见劳动人民没有那种对官对权贵的自卑感,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曾经公社的女民兵,那种说话不卑不亢的气度,绝不是卑躬屈膝上千年的佃农阶层。毛泽东留下的价值观深深扎在他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