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等西方政府救灾运作缓慢低效激起民愤

作者:网络综合 来处:炎黄之家womenjia.org 点击:2018-12-23 10:36:22

跟中国文化传统里政府必须全力以赴救灾不同,西方政府救灾方面表现极其恶劣,美国、日本政府都有过悲惨表现。

 

日本311大地震政府救灾运作缓慢低效激起民愤

日本应对灾难的水平曾经一直被称为是世界顶级,但却被2011年的311大地震和海啸彻底击垮。在这场典型的地震事件中,日本接连经历了地震、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立体式灾难打击,政府救灾不力,反应迟钝,各项救灾和重建工作都推进缓慢,核事故阴云未散,众多流离失所的灾民看不到生活回归常态的前景,孤立无援,被形容为无房、无助、无希望,绝望化为怒火,日本绝望灾民忧虑和愤怒已达沸点。日本民众对政府的灾后信赖疾速褪色,变为信任灾难。

 

灾民饥寒交迫,救援缓慢教条

据日本媒体报道,直到2013年,许多灾民面临困境,由于救灾物资没有运抵灾区,灾民只能 7人共用一条毛毯,由于没有煤油,大家都冻得发抖。因相信政府的说法认为核电站安全而没有避难的居民茫然失措。《朝日新闻》也刊登了题为《政府的危机管理令人胆战心惊》的报道。日本NHK等广播电视上,人们面对灾难悲剧开始嚎啕大哭,面对饥寒交迫和政府的无力控制局面,人们破口大骂,一直压抑的情绪一触即发。

灾难后20天,很多侥幸逃过地震、海啸、大火的避难民众仍一直处于缺衣短食的困境,更有数十人因寒冷、饥饿、缺少药物在避难所死亡。而政府方面的解释是:道路受损,物流中断,导致物资无法及时送至避难所。

但令外界不解、不信的是,电视台的采访车能纷纷到达现场拍摄并采访,为何救援物资却不能输送?即使道路寸断,对身处隔离状态的避难民众,为何不使用自卫队的直升机空投急需物资?作为一个以救灾训练有素而著称的经济大国,日本的表现正引起越来越强烈的质疑。

有报道指出,各国捐献给日本的救援物资已经不少,但迟迟没有到达灾民手中,一大原因是日本官方在非常时期还要坚持一些非常严格和教条的规定。

例如,有个国家表示要援助几万床毛毯,但日本政府却指定毛毯尺寸必须是80厘米见方才可以。有的国家要派出救难犬,但日方却表示救难犬在机场检疫要花一个月时间。有的国家想送食品,但日本政府称:如不张贴日文标签就没办法接受。网站编辑觉得日本人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找借口拒绝这些援助。

最可怕的是,日本救灾已经远非刻板教条所能形容,截至2013年5月,地震灾区的复兴款,应该用在雇用灾区人口这块儿的2000亿日元的预算,其中的1085亿被用于灾区之外的38个县,用于什么保护当地的海龟了,当地idol了什么的。这1085亿跟灾民有关系的3%,其他97%是无关的。混到这份上了,日本民众还不起来造反,真是佩服他们这种坚忍意志,尼玛这也太顺民点了吧。

 

地震事件后政府重建进度惨不忍睹

根据日本复兴厅统计,截至2012年底,日本灾区堤防等海岸设施只完成26%,只能确保27%的灾害公营住宅用地,可耕作农地只有震前的 38%,地震瓦砾只处理了44%,水道设施只恢复了46%。网站编辑有些震惊,尼玛这都快两年了啊。

灾民最关心的居住问题仍旧进展缓慢。在海啸受灾地区,日本政府采取重建住宅、集体搬迁至高地的政策。然而截至目前,针对灾区224个沿海地区实施的集体搬迁政策,均没有完成搬迁所需的土地改造,这意味着灾民只能继续居住在临时住宅。

日本政府安置灾民的另一项举措是建设公营住宅。日本原计划在灾区三县建设2.4万户灾害公营住宅,然而,截至3月,灾区仅建成56户,即便到 2015年末,按照宫城县计划,仍只能完成七成公营住宅。而在核电站事故避难区域的福岛县,甚至还没有计算出需要建设的公营住宅数量。网站编辑已经无语了,56户啊,这距离目标也忒远了点吧。

日本约110多万人的工作因地震受到影响,根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调查,地震灾区有超过一半的人收入比地震前减少,对工作现状感到不满。就业不稳定和住房问题导致地震灾区人口流失严重,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受灾三县人口在地震后减少了11.2万人。

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城镇双叶镇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约19.3公里。现在,这里依然保持着灾难发生时的场景:儿童游乐场里空无一人,孤独的狗走过空旷的街道,鞋子等私人物品被匆忙丢弃双叶镇变得与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最近的鬼城普里皮亚季镇十分相似,这里的时间仿佛已经静止,只剩下孤独哀伤的气息仍在慢慢流淌,鬼城图片让人毛骨悚然。

 

日本地震灾区出现大量雏妓卖身自救

日本地震海啸发生逾两个月,许多灾民仍住在避难中心,日本八卦杂志《周刊实话》报道,灾区最近出现一批来自东京的星探,他们出入各个避难所,以发掘“模特儿”为名,邀请灾区女子入行。报道指出,这群“AV星探”看准灾民急需用钱,容易上钓,据悉已有多名少女上钓。

报道指出,由于AV星探的做法太缺德,东京一家AV经理人公司的员工看不过眼,向该杂志爆料。该名经理人指出,AV星探走入避难中心,询问年轻的女灾民 “想不想当模特儿”,然后开出高额酬劳。宫城县一名住在避难中心的灾民表示,这些人穿着高档西装,跟仓皇逃离家园的灾民截然不同,他说自己的19岁女儿也曾被搭讪,对方说﹕“善款还没拨下来吧,我出20万日圆如何?”虽然不确定对方是否AV星探,但他们手上拿着像是摄影机的器材,灾民觉得事有跷蹊,一口拒绝。

该名爆料的经理人还指出,他任职的AV经理人公司社长,也收到AV星探以手机传来的灾区美女照片,他看到社长一脸如获至宝的表情。社长还跟他说:“我才不介意灾区的『流言受害』,这种时候还谈什么罪恶感,赶快让这些美女出道才是正确。”所谓的“流言受害”,是指灾区的农渔产品由于消费者担心受辐射污染,许多安全产品也因流言而乏人问津。由于各界捐助灾区的善款迄今尚未分发到灾民手中,许多灾民财务已捉襟见肘,据说已有少女堕入风尘。

 

日本政府失职如斯难怪民怨沸腾

日本传媒大肆批评当局救灾进展缓慢,在东北部的重灾区,很多灾民缺乏必需品。虽然受到暴风雨吹袭,东北地区多处地点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但在部分灾区,轮候食物的人龙长达六条街。福岛县知事佐藤雄平公开抱怨物资缺乏,阻慢了疏散福岛核电厂附近居民的进程。佐藤雄平称:“居民的忧虑和愤怒已达沸点。”他更警告庇护所缺乏足够的热粮、药物和汽油。

在石卷市,地方官员亦承认情况一片混乱,简直是官僚噩梦。当地的市议会水浸,电话服务仍然中断。官员阿部力(音译)坦言:“一切一片混乱,我收不到任何指令。”由于学校被用作庇护所,小学校长赤亩博之(音译)与20名教师要负责管理收容了1200名灾民的庇护所,他失望地说:“政府什么也没干!甚至没有派人前来。”一名居民讽刺说:“我没预料现代日本会出现这种事,恍如小说的情节。”

即使距离东京只有5小时车程的城市,在地震过后6天,仍不能买到一瓶瓶装水,居民满脑子疑问,但政府没有提供答案。来自仙台的太田(音译)轮候了10小时才买到汽油,而且每人只限购买10公升。他称有朋友出外购买小食,结果店铺坐地起价,售价贵了一百倍。正排队购买食物的千叶次隆(音译)说:“我轮候了1小时,之后牛奶、面包售罄,客人只限购买两包小食和一罐食物。”

舆论认为,日本政府从一开始就把责任完全推给了“东京电力”这家民营企业,在事态恶化并关涉整个东日本安危存亡的关键时刻仍只是扮演监督和批评的角色,并未积极获取处理问题的主导权,没有调动包括自卫队在内的国家力量来全力对抗危机。

令日本内外怀疑且愤怒的是,核泄漏弄到今天这般田地,日本政府人士口中却依然是那套“暂时对健康没有危害”的暧昧说辞,总爱用“照一次X光胸透50微希弗”、“常人一年的受辐射上限1000微希弗”等直观数据来与检测出的辐射浓度做比较,借此安稳民心。

但在设定自来水、蔬菜、牛奶等食品放射物限度的临时规定时,“食品安全委员会”是“按照每人一年最多摄入50毫希弗的标准制定”的。如果按照之前的政府数据,摄入放射物的上限标准岂不相当于常人做1000次X光胸透?

信息混乱和标准矛盾的结果就是制造恐慌。很快,32个国家的驻日使馆临时关闭,或退避南部城市,十几个国家开始有组织地“撤侨”,大批外国人争相逃离东京。日本政府近日关于“自来水已恢复安全饮用标准”的宣传,也丝毫没有阻挡住日本各地抢购瓶装矿泉水的热潮。

2013年4月下旬,网友南木桑一位日本友人来访。南木桑对他说,一些中国人在猛夸2年前日本防灾救灾得力。他说,尼玛2年过去了,我们房子还一大半没重建呢。哪个屌丝扯的淡?我用简易房跟他换!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核污染影响将达到几十年,远超日本对外披露,可谓祸害世界。

 

立体灾难,日本遭遇多重打击

这场灾难中,先是特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沿海。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给日本东北地区和关东地区的太平洋沿岸带来了毁灭性打击。1.5万余人确认遇难,7000余人失踪,超过21万户的房屋倒塌或部分损坏。日本政府估算,直接经济损失在16万亿日元至25万亿日元)之间。

而这场灾难的真正可怕之处,是东京电力公司所属福岛第一核电站震后的核泄漏事故。地震发生后一个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与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正式宣布,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等级提高到有史以来最高的7级。在核电站事故和随后的抢险中,放射性物质泄漏入大气、海水、土壤和地下水。

灾难给日本带来了多重打击。地震、海啸和核事故使灾区的农林牧渔业损失惨重,而且太平洋沿岸集中了钢铁、石化、制造业等领域的大量支柱企业,直到四个月后,多数企业还没有恢复正常生产,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这场灾难中,民生受到的打击尤为突出。大量灾区民众住房被毁,被安排到周边或外地的旅馆或临时房屋避难,衣食住行难以得到保障,放射性污染的阴影始终存在。据统计,截至6月中旬,灾区仍有60%的民众恢复正常生活的前景未明。

尽快重建恢复正常生活是灾民的愿望,但清理瓦砾工作进度挤慢,专家估计,重灾区瓦砾多达2500万吨,要完全清理需时十年。很多灾民抱怨不知何时才获淮回家,避难中心没隐私,又没收入,干脆希望政客快点下台。据网站编辑所知,现在这些民众很多已经离开灾区,到其他城市去讨生活了。

日本这场灾难后二十几天终于看到首相官员出现在灾区视察,突然想起中国高级官员在汶川地震,几个小时后就到了第一现场,如果核泄漏出现在中国,绝不会让一个公司自行了事,如此绝对不会演变到如今地步。地震海啸是天灾,核辐射没有人祸的成分吗?日本政府的组织能力,跟中国根本无法相比。而且不止日本如此,美国政府也有同样恶劣的表现,不知道这些所谓发达国家都是怎么混过来的。当然,对我们个人来说,指望自己,而非祈求外部助力,才是正道,起码在事件第一时间就可以有比较迅速、正确的反应。

日本政府冷漠无能对待洪灾害死大量老人

摘录自:后沙月光,《中日都在抗洪,但中国老人有解放军背走,而日本老人却只能自救》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6427

日本七月初以来,也受到了洪灾侵袭,截止7月13日,单单在熊本县,就有近600间房屋彻底损毁,因灾遇难人数至少在70人以上(不包括失踪者)。

根据日本总务省消防厅统计,作为灾情中心九州,截至13日上午6时30分,总共21县有13957栋住宅遭到不同程度损害,死亡人数还未公布。

安倍晋三前往灾情最为惨重的熊本县视察,向县知事蒲岛郁夫当面了解情况,并到球磨村养老院“千寿园”慰问幸存老人。

“千寿园”为何引起特别关注?这里发生的悲剧,按照我们对抗洪救灾的理解,只能说是既痛心又无语。

日本熊本县自2020年7月3日起连降暴雨,河川水位暴涨,灾情随时出现。日本气候预灾能力是全球一流的,但政府在洪水来临前只是通知民众转移,而不是组织转移。大家愿意配合通知,就自己撤离,不愿意也不强制。

“千寿园”那些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就没有被安置到安全地段,让老人自行设法离开更是不切实际。

7月5日,“千寿园”有14名老人被发现已无呼吸心跳,另有3人失温,生命垂危。官方称“由于救援申请太多,无力一一处置,呼吁民众前往高处避难等待救助。”

“千寿园”老人如何能前往高处避难?政府为什么事先没有任何有针对性的转移计划?

这些问题,日本年年存在,年年不改,一次次用侥幸心理对待,一次次酿成生命悲剧。7月5日,“自卫队”才将养老院里其余的30多位老人转移出来。

安倍晋三特意前往“千寿园”,就是想向外界表明政府对无助者的重视,但这种马后炮式拜访,并不能改变日本政府对救灾的消极态度。

但在舆论场上,日本灾情鸡汤年年不断,一些网媒却年年有”温情“故事可讲。

2019年10月,搞出了一个日本版的老年“泰坦尼克”故事 。

标题直接把悲剧引向了爱情路子,明明是社会的冷漠和政府的失职,却演绎成一段佳话。当时评论区就翻车了,现在网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碗日本温情鸡汤就能灌翻大家。

大家都在问:日本政府死哪里去了?

一位腿脚不便的86岁老人,居然在台风来临前,被孤零零地扔在屋子里等死。老太太命大,还能站到床上去,如果水再大点呢?

转移老人,转移危险户,在中国是很平常的事,怎么到日本就这么难?

熊本县的球磨川与最上川、富士川并称“日本三大急流”,治水问题事关民众生命财产安危,1965年特大洪灾后,1966年日本政府制定球磨川水坝计划,由于种种原因,一届政府一个样,直到2008年都无法开工,干脆宣布放弃。

2008年6月,日本政府又提出10个新方案,最低的费用至少2800亿日币,最高过万亿,工期需50年。球磨川水患不解决,“千寿院”悲剧就很可能再发生。

当地民众一直希望政府能尽快解决治水问题,然而2008年到今天又过了12年了,仍然拖着。日本是缺钱吗?并非如此,而是利益方牵制,如旅游业集团担心自己受损等等。

在防灾机制上,日本也存在严重缺陷,政府相当消极,没有任何主动帮助撤离的措施。

桑迪台风后美国政府救灾缓慢而吝啬激起民愤

2012年12月15日,被激怒的纽约群众聚集到亿万富翁、号称“拥有地球上第七规模军队”的布隆伯格市长的房子附近(警察封路不让靠近)举行抗议。在台风桑迪于10月底造成灾害的7周后,纽约远洛克威,史泰登岛和其他社区成千上万的人仍然没有供热,热水和电力。一直以来,因为美国政府救灾缓慢而吝啬,群众不得不自发成立了各种互助组织自助。

一、政府救灾进展缓慢惹民怨

台风桑迪席卷美国东部后,已造成113人死亡,其中纽约州和新泽西州是重灾区,死亡人数分别有48人和24人。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除了忍受“桑迪”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外,受灾严重的纽约和新泽西州的居民迎来另一个严峻的挑战———“寒冷”,这一问题正因断电和缺油而不断加剧。一些民众开始抱怨政府应对飓风不力,感叹“生活的转机毫无希望”。

“桑迪”导致燃油不足、电力中断,约有240万人已经连续5天停电,随着气温越来越低,人们对这场灾害的耐心消磨殆尽。

3日,当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视察重灾区———纽约皇后区洛科威海滩时,一些当地居民聚集在一起表达了他们对政府的强烈不满。

其中一名妇女对着布隆伯格大喊:“我们何时才能得到帮助!”一名男子称,自己家中的老人没有得到任何救助。据称,联邦应急管理局只向一些居民提供了两小瓶水。

51岁的凯西·甘比诺抱怨说,“政客们就知道坐在豪华汽车里,他们为什么不来看望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呢?”

面对寒冷的天气,53岁的麦克马纳斯愁容满面地说,“我有三个孩子,真不知道我该如何让他们取暖!我明白,我需要等待我的转机,但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

布隆伯格在2012年11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他看到很多焦急、沮丧、寒冷的人,他呼吁那些遭遇断电的人去庇护所或其他“温暖的地方”取暖。

《纽约邮报》称,在纽约一些灾区的教堂里堆满了捐赠的衣服、罐头食品、鞋子和毛巾。但这些物品对灾区来说并不实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灾区的人们更需要的是电池、汽油、发电机和婴儿用品。CNN报道称,因为对政府的应对举措不满,很多从远处赶来的志愿者投身到救灾活动中,为受灾地区的人们带来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

恢复电力供应是纽约的当务之急。台风桑迪造成了850万户停电,涉及几千万人。12天过去还有43.4万户停电,纽约人到电力公司抗议了,桑迪都来了10天了,还这么多人停电,第四世界的电力设备啊。人民说,木电,木有照明,也就木有暖气,大冬天的让人怎么活啊,强烈要求审判电力公司的头头们。纽约的第43条人命走了,老人家里停电漆黑掉下楼梯,31日被家人发现。(参见news.yahoo.com/delays-power-restoration-storm-anger-163237017.html)纽约用了13天的时间,方才恢复了95%的停电。

从受灾区加油站排着的长队可以看出,汽车的加油问题依然比较严峻。美国联邦政府2日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出钱买油、动用储备和暂时解除一项实行了数十年的运输禁令,希望以此缓解重灾区的燃油短缺。但这些举措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纽约长岛的萨福克县一个加油站旁,很多人凌晨3 点就赶来排队加油,8小时后,队伍仍长达400多米。另外,在新泽西州一些地方,加油站关闭,并不是没有汽油,而是因为断电导致不能加油。 直到感恩节,纽约市限号加油仍在持续,因为30%的加油站还没有恢复。

让人惊讶的是,台风桑迪50天过去了,纽约某地还有1.1万人没电、没暖没热水,100人向市长抗议,这还是拿了政府5亿美元的紧急修复款的后果。到了2013年2月纽约来暴风雪,10月底登陆的台风桑迪造成的停水停电停天然气还没完全修好,还有人家因此没暖气,纽约市修好了10255座建筑物的水电气,尚有690座缺至少其中一件参见news.yahoo.com/blogs/lookout/sandy-victims-still-without-heat-blizzard-descends-york-203520836.html。台风桑迪都快过去两个月,远洛克威还有11000没有供热,热水和电力,主流媒体根本没见报道,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小报的t.cn/zjK13Oy。

医护工作者也来抗议,有医院一直关闭。到了2013年3月,一来就关了纽约地区近10个医院, Long Beach Medical Center仍未还没重开,星期五才来电,有木有啊?快5个月了(参见NY Town Eyes Hospital Reopening Months After Sandy)。

模仿下美国部分当事人的说辞:电力工人都牺牲午休时间了,再逼他们加班抢修就是侵犯人权,电力公司要盈利无义务出加班费,不服去找另外的电力公司啊,那是市场经济。

群众的怒火终于有了发泄的地方:纽约州应急管理局局长库尔救灾期间假公济私被解职,他在救援十分紧张情况下派政府工作人员前往其位于长岛的住所,清理被飓风刮倒的树木,一点不冤。还没听说其他人被问责。weibo.com/1854516951/za7uFEHHm

纽约群众抗议亿万富翁布隆伯格市长救灾缓慢而吝啬

二、地方政府也在抱怨联邦政府

美国国会2013年1月4日才开始对美国东部飓风灾区巨额援助事宜进行表决,此时距离“桑迪”飓风袭击纽约等地已过去了两个多月。早已等得不耐烦的纽约官方对此表达了不满。

“桑迪”飓风肆虐3个月后,美国参议院方才在2013年1月28日终于以62票赞成、36票反对的结果通过金额高达505亿美元的“桑迪”飓风救助法案,以支持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进展缓慢的重建工作。现在只要总统奥巴马签字法案就将生效。但是,救助资金到位尚需时日,整个灾区的重建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桑迪”飓风救灾进展缓慢再次暴露出美国地方与联邦政府、联邦政府与国会、国会内部两党间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弊端。

纽约州州长科莫表达了对国会的不满。他指出,国会在援助飓风灾区问题上过分从政治利益考虑,“显然是失败的”。他还说,国会议员在此事上的所作所为背离了自己成为议员时所立下的誓言。

来自纽约和新泽西等受灾州份的议员纷纷呼吁国会能尽早通过援助飓风灾区的措施。但仍有保守派的共和党众议员在当天的表决中投下反对票,他们的理由是美国当前迫切需要削减开支,对飓风灾区的援助可以暂缓提供。

 

三、美国惨痛历史教训:新奥尔良悲剧

历史似乎在重演。面对“桑迪”飓风救灾进展的现状,人们不由得联想到,7年半以前“卡特里娜”飓风肆虐后至今仍留下的灾难救助“烂尾工程”。

一个提前一个多星期就被跟踪,提前48小时预警的飓风,袭击了一个在提前两天就进入紧急状态的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大型城市,竟然造成一千多人丧生。

2005年8月29日星期一清晨6点10分,5级飓风“卡特里娜”袭击了新奥尔良,造成1000多人死亡,20多万所住宅被摧毁,80万人重新安置和上千亿美元的财产损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灾区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一连串的损失数字,使这场飓风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害”。

“卡特里娜”台风来袭前,当地官员和居民对此次风暴重视程度不足,低估了灾难的严重性。尽管早在数日前气象部门就精确预报了飓风的登陆地点和时间,但新奥尔良的官员几乎毫无准备。该飓风自生成起就在气象部门的严密监视中,在飓风袭击新奥尔良前的48小时,各有关部门收到国家飓风中心的强烈警告,包括布什总统收到警告说飓风带来的海潮有可能摧毁新奥尔良的大堤(新奥尔良的很多地方在海平面以下或是平行)。

灾难发生后,地方政府手忙脚乱。路易斯安那州州长布兰科在灾难发生两天后才匆忙和周边几个州达成州际互助合作,拖延了对灾情的处理。

联邦政府则反应迟钝。专门负责应对突发灾难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局长迈克·布朗事后承认,直到9月1日,他才知道新奥尔良会议中心有1.5万人在缺水缺粮的状况中等待救援。飓风登陆后5小时,迈克·布朗才要求派遣1000名救援人员“在两天内”赶赴灾区。

当时美国总统布什正在得克萨斯州的农场度假。接到飓风袭击的消息后,他继续度假到星期三,然后决定中止度假。在从得克萨斯飞回华盛顿的路上,空军一号在新奥尔良上空盘旋“视察”了灾区。

副总统切尼做了些什么呢?30号和31号,他两次打电话给南方松树电网公司(Southern Pines Electric Power Association ),要求他们转为抢修密西西比州科林斯附近的电站。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电站是为 Colonial Pipeline输油管服务的。这条输油管负责从得克萨斯向美国东北部运送油品。

白宫的救援指挥部在飓风袭击的36小时后成立,并且决定“在第二天开展工作”。

与此同时,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的有效协调配合出现断层。布兰科抱怨说,因为有很多法定程序要走,州政府与联邦政府间根本没法做到齐心协力。此后的情形便是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互相推诿。

又由于国民警卫队未能及时部署在新奥尔良各处,该市一时大乱,在无政府状态中,各种犯罪案件频发。弄得美国武装力量重装进入新奥尔良市,抱歉,不是救灾,而是镇压暴乱。

8月30号,新奥尔良开始发生大范围的武装抢劫和放火行为。当一名游客向警方求助的时候,得到的答复是“你去死吧!现在都是各顾各了。” (Go to hell, it's every man for himself)。8月31号,1500名警察接到命令,放弃搜索幸存者,改为执行维护治安的任务。同时全程宣布宵禁。同日,女州长凯瑟琳-布兰科声称武装部队已经进入新奥尔良,并在电视上威胁说“他们对开枪和杀人很在行的。。。如果需要的话他们会的。。。”。至9月1号,已有6500名国民警卫队奉命赶到新奥尔良。9月2号,州长要求增派4万名国民警卫队参与救援和维护治安。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向救援的直升飞机和车队开枪射击。

另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格雷特纳。格雷特纳在密西西比河西岸,与新奥尔良隔河相望,有一座桥联通。当接受了约6000名从新奥尔良逃出的难民之后,格雷特纳决定设置路障关闭该桥。格雷特纳的警察用枪指着持续到来的新奥尔良难民要求他们从原路回去,不准进入格雷特纳。据目击者介绍,几名警察曾威胁向逃出的难民和游客开枪。

看美国大兵们开着装甲车,拿着枪,虎视眈眈进入灾区的照片,感慨之极。

截至2006年,美国官方公布的死亡数字是1464人。

“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后的重建工作同样磕磕碰碰,极为不畅,一些灾区迄今已成“鬼城”。美国民众对“卡特里娜”之痛至今仍难以弥合,在多次的民调中都表达了对政府的失望情绪和对灾后重建机制的忧虑。

相较于位于美国东南部沿海的新奥尔良市,“桑迪”飓风灾区位于经济更为发达、人口更为稠密的东北部地区,灾后重建进展理应更为高效、有力。但过去3个月的情况表明,在关乎民众安危的救灾重建工作中,美国仍存在体制性的弊端。救灾如救火。华盛顿的政治机器能在救灾一事上扯皮3个月才有结果,多少露出了这个国家的败象。

老工业化国家基础设施全面老化。救援维修队伍精干而专业,无奈遇到大规模灾害人数太少凸显出来,没有紧急动员机制、又不肯玩命加班。即使超级富人能够自保,但中产以下,只能干等着受苦了。美国政府如此,日本政府亦如此(所以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首先还是自己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做好一些必要的储备,正所谓自助者天助之,自弃者天弃之,别对外界太高期待。

把14名确诊患者带回国,特朗普大怒

霉锅政府绝不会丢下一个人民……放屁,那是电影。

张晨静2020-02-23

从豪华邮轮“钻石公主号”撤侨的途中,美国务院与疾控中心(CDC)曾就“是否带走14名确诊患者”展开过激辩,最终CDC落败,这14人与其余人一同登上飞机。

2月22日,美媒《华盛顿邮报》又披露称,特朗普总统事后才得知这一消息,他对事先未征求他的建议感到愤怒,并指责说他本人不同意这个决定,此事应由他来做决定。

报道称,特朗普和新冠病毒特别工作组上周六(15日)被告知,在“钻石公主号”上被隔离数周的美国人将乘坐两架包机回国,但是有症状或已被感染的患者将被留在日本。

三名政府高级官员表示,特朗普已听取了有关撤侨决定的简报,同意健康的乘客不应与确诊患者一同乘坐飞机。

但是在撤侨途中,美方突然被告知其接走的侨民中有14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美国务院和特朗普政府的一名高级卫生官员,在事先没有通知特朗普总统的情况下,决定把这14名确诊患者也一同带上飞机。

报道援引政府官员的话称,特朗普本周对其高级顾问做的这项决定大为震怒,此前他们曾对特朗普保证,让受感染的人继续在海外隔离。该政府官员表示,特朗普还抱怨此举可能会影响他的政府对新冠病毒爆发的处理。

特朗普随即向白宫代理幕僚长马尔瓦尼(Mick Mulvaney)、国内政策委员会主任格罗根(Joseph Grogan)、美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阿扎(Alex Azar)等新冠病毒工作组官员抱怨此事。他还多次致电白宫高级官员,指责说此事应该事先通报他,由他来做决定,他并不同意现已做出的决定。

有两名白宫官员透露,阿扎19日曾与新冠病毒工作组成员通话,表示特朗普总统对这个决定感到很不满。另一名白宫高级官员表示,没有提前告知特朗普总统是一个“重大的操作失误”。

此前美国的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有15例,在把这14人带回国后,确诊病例翻了一倍。据CDC网站当地时间21日最新数据,美国已有35人确诊。

 

特朗普发怒后,美国拒绝安置感染的侨民

长安街知事 2020.2.24

即便抄中国作业,美国也未必能抄及格。

​​包机从“钻石公主号”邮轮接回侨民后,美国新冠肺炎病例陡增。截至目前,美国共确诊35例病例。

然而,美国对待被感染民众的态度令人大跌眼镜。长安街知事注意到,一向标榜“美国优先”“人权第一”的世界超级大国,在此次疫情处置中暴露出三个细节,相当打脸。

 

第一个细节:得知包机把14名确诊患者带回国,特朗普大怒。

17日,美国政府派专机接回滞留在“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约330名美国公民,已经感染了冠状病毒的人则被留在船上。

然而,有14名乘客在登机前被检测出呈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并获准登上飞机。

这件事,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开始并不知晓。

《华盛顿邮报》22日披露称,特朗普事后才得知这一消息,他对事先未征求他的建议感到愤怒,并称他本人不同意这个决定,此事应由他来做决定。

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特朗普抱怨,此举可能会影响他的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理。

眼下,美国总统大选已经开始,特朗普自然要考虑疫情处置对选情带来的影响。

 

第二个细节:美国地方官员出于某些不为人知的目的,竟然拒绝安置已感染的民众。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政府原本打算将从国外撤回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安置在阿拉巴马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一些已经被腾出来的联邦和州立医院中。

可该计划却遭到了两地地方官员的强烈反对。其中在加州一个或成为感染者安置地的城市,当地官员已经开始走法律程序阻拦这一决定。

阿拉巴马州多名官员也公开表示,他们“不会接受让感染者在他们的土地上落脚”。

报道称,尽管美国尚无死亡病例,且至少已有4人完全康复,但不确定性和不信任,是导致这些地方拒绝安置感染者的主要原因。

美国地方官还为此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名拒绝接收感染者的地方官员说,“我们是个富有同情心的社区,我们也希望病人得到照看和治疗,但我们拒绝给别人造成的危机擦屁股。”

 

第三个细节:散布疫情阴谋论,并诬陷俄罗斯。

美国国务院官员上周末指责俄罗斯利用社交网络上的数千个账号,系统性地散布美国是新冠肺炎疫情“幕后黑手”的假消息,以此破坏美国在全球的形象。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2日对塔斯社记者说:“这纯属故意造谣。”

说到疫情中的虚假信息,美国并不干净,有些假信息正是来自美国。早在1月24日,美国右翼媒体《华盛顿时报》就在其网站刊文声称,新冠病毒可能与一个生物武器项目有关。它也是最早传播这一阴谋论的媒体之一。

此后,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更是公开宣扬这种阴谋论,遭到许多权威专家的驳斥。

上周,来自美国、英国、荷兰等多个国家地区的27位知名公共卫生科学家联合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声明,谴责那些声称新冠病毒“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

德国《世界报》明确指出,这次新冠病毒阴谋论的源头,与信奉白人至上的美国阴谋论团体“QAnon”有密切关联。

疫情就像照妖镜,把某些国家别有用心的企图照得明明白白。以上三个细节,已把美国某些人的虚伪和阴险,全都抖落了出来。

长安街知事昨天报道过,面对新冠肺炎病例增多,美国疾控中心(CDC)警告,新冠病毒可能在美国发生“大流行”,并有可能出现像中国停工停学那样的一天。

现在看来,即便抄中国作业,美国也未必能抄及格。

参考资料:环球网、观察者网、美国中文网​​​​

英格兰北部遭遇洪灾,灾民:政府是把我们忘了吧

据英国《镜报》2020年2月16日报道,近日英格兰北部的坎布里亚、约克郡和兰开夏郡遭受了风暴“丹尼斯”带来的洪水肆虐,导致上百所房屋受损被淹。民众对此感到非常愤怒,称政府在保护他们的方面做得非常不够,对洪水的风险“置之不理”。同时他们担心,尽管发生了混乱,情况也不会有所好转。

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已经发布了200多个洪水预警,其中包括为鲁格河、塞文河、怀河和特伦特河发布的9个严重或“危及生命”预警。一名妇女在伍斯特郡被冲走后,不幸身亡。

17日晚上,英国发出了7个严重警告,其中两个是针对塞文河上的乌金霍尔和厄普顿,当地居民被建议撤离家园。

环境部长乔治·尤斯蒂斯表示政府“不能保护每一个家庭”,并为其对风暴的反应进行了辩护。

据了解,英国约克郡(Yorkshire)社区的民众愤怒情绪在过去8年里爆发了3次。最新数据显示,英国政府用于防洪的基础设施支出仅略高于1%,三分之一的资金指定用于伦敦和东南部地区。

而针对目前的天气状况,议员们表示,资金必须重新分配到英格兰北部,以帮助应对日益增加的极端天气风险。

一位工党议员称,南威尔士的局势令人“心如刀割”。英国一些最贫困地区的人们“失去了一切”。

希普利的保守党议员菲利普·戴维斯曾表示,在2015年洪灾之后,政府“几乎无所作为”,并敦促政府“出手相助”。

当地居民多米尼克·博芬(Dominic Boffin)的家位于英国韦斯特莫兰郡阿普尔比(appleby),在风暴“丹尼斯”(Dennis)中,他的家被洪水冲走,他表示,“我们在清理工作中没有得到任何政府的帮助,而当小镇一再被淹时,每个人似乎都陷入了困境。”

咖啡馆老板詹姆斯·布里赫斯特(James Brighurst)说,“尽管政府做出了承诺,但是没有修建新的防御工事。虽然现在政府对个别城镇进行了补贴,但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感觉我们被遗忘了。”

一名62岁社区居民的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问:“首相在哪里?救援在哪里?”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危机中不见踪影

据报道,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躲在肯特郡一座豪宅里,拒绝召开眼镜蛇紧急会议,也不愿探望受众的家庭。

眼镜蛇紧急计划委员会,由英国内阁成员和军警情首脑组成,拥有停止议会等无上的权力,专门负责处理与国家安全有关的特别重大事宜。

三个月前,首相曾为了争取选票时,就洪水问题召开了眼镜蛇紧急会议。

影子环境部长卢克·波拉德(Luke Pollard)说:“政府至今没有召开紧急会议,很丢人。现在鲍里斯不需要拉票竞选首相了,他已经不知所踪了。”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1812/1033.html

本文话题: 西方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