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共产党老师是谁?他就是严复的孙子,不但是孙子,而且是长孙。他的名字叫做严侨。
在上一次的节目里面我曾经到谈到他叫严侨,他有一个有名的妹妹,叫做严倬云,嫁给了台湾大名鼎鼎的辜振甫。他第二个妹妹叫做严停云,嫁给了大名鼎鼎的叶明勋。这个就是当年的严侨,他三十一岁到了台湾省立台中第一中学教书,他的学问非常好,可以教数学,他可以教生物。他是我的数学老师,我的数学不好,可是跟数学老师的感情特别好。什么意思啊?大概也有掩护我数学分数的原因。
当时我的一个资料,我留到现在,我高中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几何的练习本。高中一年级的,我的老师就是严侨先生。我还故弄玄虚,在我的这个笔记本里面还引了一段关于数学的一段话洋人的话,最后一段话他说,数学超越了空间与时间的领域。
结果,我的这位数学老师严侨,他用红笔就批了一行字:我想它超越不了空间跟时间。这个老师很有趣啊,在笔记本上面跟学生所引证的名言打笔墨官司。这是我当年的一个数学笔记本,这是严老师帮我改的,有他的签名,严侨。
可见我数学之烂,而跟数学老师的感情多么好。我能够保存这个资料到今天为止,这个资料已经保存了五十三年了。严老师不但数学好,而且生物学也好。所以他做过一次讲演,讲的一个人的事情,所以我还特别把这个讲演稿留下来。大家可以看到,我多么细心地保留了五十三年的资料。
我15岁认识严老师,到了18岁的时候我们交情已经很好了。他常常的喝醉,他喝酒粗线条,他没有钱,买最便宜的米酒,买了一瓶以后,用嘴巴这样一咬,就把这个酒瓶子盖子咬下来,然后就这样子,咕嘟咕嘟就喝下去,很粗线条的。整天是醉醺醺的,喝一瓶以后,他最常做的一个动作,就是背宋朝辛稼轩的一首词,就是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进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觉得松树都跑来要扶你了,把松树推开。其实这个典故是汉朝的一个殉道者龚胜的故事。当然了,我这位学数学的老师并不清楚。他的这份苦闷是什么原因呢?有一天晚上我跟他走在一起,他说李敖啊,有人跟踪我们,可是你不要回头看,我说什么人跟踪我们?他说是蓝颜色的,我就懂了,是国民党的蓝衣社,就是国民党的情报人员,国民党的特务。
原来他是共产党,国民党兵败山倒到台湾来以后,他是福建人,从福建带着老婆,坐着那种小的那种船,上面有一个小罗盘,就那样偷渡到台湾,做什么呢?做地下工作。
一到台湾就被抓起来了,人家问他你来干什么?他当然掩护自己啊,他说我来投奔自由。你投奔什么自由?我妈妈在台湾,你妈妈是谁?他说我妈妈是谁是谁是谁。然后她的妈妈就是上一次我节目里提到过,就是叫做严母林太夫人,就是林慕兰,活了102岁,她的儿子就是我的老师严侨。
他问你妈妈在哪里?他问你妈妈在哪里?我妈妈住在我妹妹严停云的家里,严停云的丈夫就是叶明勋,叶明勋什么人呢?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的驻台湾的头子,当时是中华日报国民党党报的社长。
他们一查果然有个老太太,住在叶明勋家里,果然是我这个老师的妈妈,他说我来投奔自由,找我的母亲有什么不对吗?国民党就笑,说你爸爸是在福州市给共产党做市长,你怎么变得这么落伍啊?跟着我们国民党跑啊?他说我跟着我妈妈,找我妈妈。好吧,有没有人保你?没有保,只好由他的妹夫叶明勋来保他。叶明勋也垮台了,为了保他也垮台了。
在他临抓起来以前,我有一封信给他,他跟我很好的交情,他说他要,台湾没办法施展,他要回到祖国,回到大陆。他希望还有这个小船把他飘回去,他愿意带我走。所以我在十八岁就想离开台湾,回到大陆去,可是没有出,没有成功。
一天晚上三个大汉,站在他家门口,把他抓去了。抓去以后呢,生死不明。我那时候是高中二年级刚刚念完,我休学在家,没有念高三。我就每天早餐不吃,就把早餐的钱存下来,累计一点送给了严师母,严师母就是严林倩。那时候她有三个小孩子。一个小孩还抱在怀里吃奶。
我说你们赶紧去台北好了,台中住不下去了。到台北找谁呢?我说找台湾最有钱的一个人啊。找严老师的妹妹严卓云的丈夫辜振甫,找他去。严师母就带着三个小孩子,就去了台北。我后来听说辜振甫关了大门不肯见她,或者说不敢见她。严师母没有办法。去给外国人做佣人,中国人都不敢请她。因为你的丈夫是共产党的间谍,是匪谍。三个小孩子送到孤儿院。
这些事情对我就好远好远了,后来我念了大学就听说严老师死在台湾的火烧岛。就是台湾的东边的一个岛上面。
这个时候我认识了胡适,胡适知道我很穷,穷到了裤子都进当铺了,有一天胡适就写信送我一千块钱,当时一千块钱是大钱,我就很感谢,就写一封长信,又写了一封长信给胡适,告诉他我怎么受他的影响,并且跟他讲出来我本来要回大陆的,跟我的老师严侨这件事情,后来严侨死在火烧岛。
突然间胡适先生收到我的信以后,他写给我一封信,这封信是用敬乞姚从吾先生便中带给我的。为什么呢?怕别人检查,所以他偷偷让他的学生,也是我的老师姚从吾先生,以前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他带给我的,胡先生很细心,他怕人检查。
这封信内容什么呢?他说李敖先生,有个好消息报告你,严停云女士,就是《智慧的灯》作者和她丈夫叶明勋先生昨天来看我,他们说严侨已经恢复自由了,现在台北私立育英中学教书,他喝酒太多,身体颇受影响。我盼望这个消息可以给你一点安慰,胡适,五十年十月二十九号,就是1961年胡先生写给我的信,现在七一、八一、九一,看到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
我收到信以后就很高兴,发现我老师没有死,然后就透过叶明勋先生的夫人,找到我老师,我去看他。他那时候在育英中学教书,还在喝酒,我见到他以后把整个情况写封信告诉胡适,我这是副本,告诉他我怎么见了严以侨的消息跟经过。
我这个老师很潦倒,他在台湾坐了五年牢出来了,当然也没有什么自由。在学校里面教个书,整天喝酒,我就劝他至少你不要喝酒,你可以写点东西,他日文又非常好,英文日文都好,我可以翻译点东西,所以我就一再帮助他。
他有时候写封信给我,我今天还保存这封信,他说敖,李敖,债债债,每日过得都成问题,介绍,叫我介绍,要学日语的人给他教,天天为了吃饭的钱忙、愁。他就告诉他青黄不接,把他整坏了,在这种痛苦的这个时候,他最后一段话写的很好,他说这个人的无端地活,无端的生,无端的死,生死之间无端的做一些事,相关关系的遭遇空间和时间,都是变数。
大家想想看,当年他在我的数学笔记本上,他说数学超脱不了空间和时间,对不对?我想它超越不了空时,他最后不谋而合在十多年以后又谈到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后来我就介绍他用化名来翻译一些书,翻译一些文章,所以我就给他发表过,井上靖写的伊那的白梅,严果译。这些都是他,我老师写的东西。
后来喝酒,我让他戒酒,我还留下这个收据,荣星医院的治疗单,严侨的治疗单。后来我劝他戒酒,他还不肯戒酒,我跟他说你不戒酒我就不来看你了,可那个时候我已经被国民党盯住了,我要坐牢了,所以我就更不方便看他了。
后来我果然坐牢了,在牢里一年两年三年四年,都不能够看报纸,所以消息断掉了,到最后一年的时候,许我看报纸,我说过去四年的报纸我都没有看过,他们说如果你有本领搞到这些报纸,你也可以看。我就托人到报社去买那种合订本,一本一本买来,买了好多的,我一张一张看这四年来所没有看到的消息。
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广告,终于看到了,我的老师死掉了。就在1974年8月10号的中央日报,说先考严公彦国讳侨,就是严侨,他在1974年7月31号死掉了,只活了55岁,未亡人林蒨,然后他的儿子,他的女儿,他另外一个女儿,就是当年我抱过她,抱过小孩子,抱过她小妹妹就是在吃奶的时候,他被抓的时候那三个小孩子,从孤儿院出来以后都长大了,他果然死掉了。
后来我到他家里去,我出狱以后去看他,严师母把一些资料给我看,其中就有他手写的,他信的密宗,手写的这些妖魔鬼怪的文件,严侨不断地寻觅二十余载始拜到之大成就。然后他在密宗的这些他讲到了,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边众生,是所应度,皆如燃眉之急,安可待哉。金刚乘末座,弟严侨和南。
为什么信了密宗?我看到有很多法器他就信了密宗,使我才了解,这是一个虔诚的共产党的一个很不幸的下场,共产党要有一种信仰,中心的信仰,可是当现实把他摧毁的时候,他的心灵非常地空虚,他的健康也变坏了,所以呢他就信了这种妖魔鬼怪的密宗。
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纪念他,登在祖国出版的中华英烈杂志上面,就是严复之孙在台湾,这中华英烈四个字是邓小平写的。
我这篇文章叫做《我最难忘的一位老师》,就是由秦晓鹰整理,李敖原作的,就这个怀念我的老师。
严侨刚生的时候,因为他是严复先生的长孙,严复非常高兴,当时严复写了首诗给他的孙子,其中有两句话是说,神州须健者,我们的国家需要那种优秀的人士,勿止大吾门,不要你只光门耀祖,只是我们严家,为我们严家光门耀祖,不要止于此,神州须健者,勿止大吾门。然后在诗里又说,震旦方沉陆,我们的祖国刚刚,快垮掉了。何年得解悬?能够解这个倒悬,我们祖国可以强大起来。太平如有象,哪一天祖国天下太平的时候,莫忘告重泉,我在重泉之下,九泉之下,希望我的孙子能够告诉我,我们的国家已经强盛了。
终于严侨他没有看到这一天,也等于看到这一天,为什么呢?他最后为他的祖国,冒险犯难到台湾来做间谍,最后他自己等于报废了,被牺牲了。
我后来有一段话就感慨这一段,就是从严复开始,他当年是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那一代的人救亡图存,到严侨的爸爸,到严侨的儿子,他们前后四代这严家,我们从一个家传的观点来看,严氏一门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好的家传的资料,第一代严复身逢帝制不绝,志在引进新潮,赍志以没;第二代严琥,身逢新旧交替,志在富国强兵,家破人亡;第三代严侨,身逢国共斗争,志在建国大业,自己报废了;第四代严正,就是严侨的儿子,是在世的年轻人,身逢国民党在台湾通吃,志在经济挂帅,埋头做白领阶级了。
严氏家传的横剖,岂不正是中国现代史的缩影?严侨生不逢时、死不逢地,音容醉貌,长在我心。看到没有,他一生与中国现代史的横剖关系,绝非他一己之私,因此我在五十之年写的这个文章来怀念他。这就是严侨最后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张照片,我把它复制在这里。
告诉大家为什么我那么欣赏,那种老一代的共产党?因为他们真的代表了这种救国救民的精神,虽然呢他们很多人都报废了,都牺牲了,我跟严侨老师这段因缘是我一生里面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奇遇和遭遇,直至到了今天我能够有机会,能够用凤凰的这个平台,能够向祖国发音,我一定把我严老师,这个伟大的共产党的一些故事传播到祖国去,也传播到全世界,使我们看看曾经走过从前,有那样子光芒万丈的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叫做严侨。(本文原名《李敖:我最敬佩的一位老师》)
附录1:第三方记录
到台中一中教书后,严侨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并且在与李敖的交往中,也受到了李敖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脱离了大陆这个革命大磁场,特务又时刻在盯着他,他感到一种失落和无为,他想归队,想回到大陆去搞建设。虽然大陆也有他不满意的地方,但毕竟有“新”的气息,有朝气,有大干一场的条件和机会。一天晚上,在自己家中,他又喝醉了酒,突然哭了起来,并且哭得非常沉痛。在感情稍微平静以后,他对李敖做了最重要的一段谈话,其中说他不能让自己的身体被一个党锁住,被另一个党监视,这是他最大的痛苦。他想回大陆。他对李敖说:“现在我们的名册里没有你,可是我想带你回去,带你去共同参加那个新尝试的大运动,这个大运动是成功是失败不敢确定,但它至少牺牲了我们这一代而为了另外一个远景,至少比在死巷里打滚的国民党痛快得多了!”由于他有那样的背景、那样的偷渡经验,李敖对他十分信任并答应跟他走。他也在梦想着参加一个重建中国的大运动。
但梦想毕竟是梦想,就在这一天的深夜,严侨被五个彪形大汉抓走了。此时是1953年,严侨33岁。
一天,李敖晚上散步,经过严家旧宅,遥望月光下的小院,一片浓荫笼罩着死一般的寂静,幽黑的小屋隐藏着难测的惊惧,想到老师不知正受难何处,师母又下落不明,内心涌出一种说不出的悲凉。
几年以后,李敖听说严侨死在了火烧岛。
听到这一消息时,李敖已从旧梦中挣脱,成为一个成熟的自由主义者了。但尽管如此,他依然认为严侨是自己思想成长过程中人格上的导师。他为他的死感到难过,怀念之余,他庆幸自己能够亲自接触这么一位狂飙运动下的悲剧人物,是严侨使他具有了那种大陆型的脉搏、那种左翼式的狂热、那种宗教性的情怀与牺牲精神。他坚信,虽然导师已经倒下去,但他的学生还在前进,他的学生没有倒!
几十年后,为怀念这位老师,李敖写过一篇文章叫《我最难忘的一位老师》,登在大陆出版的《中华英烈》杂志上,署名秦晓鹰。
附录2:潜伏台湾最坎坷特工花了多少年才重返大陆?
本文摘自:《读报参考》2013年第16期,作者:赖晨,原题:《潜伏台湾40多年的中共地下党员》
1994年秋,中组部经过认真审议和确认,下达公文通知广东省委,恢复丰顺县埔寨镇谢汉光的党籍,补办其离休手续。那么,谢汉光是谁?他在台湾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其党籍恢复和离休待遇的确认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一)
谢汉光,1919年出身于广东丰顺县埔寨镇。1942年7月,他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先在广西省农业试验场任技术员,后担任黔桂铁路柳州农场主任。1942年秋,广东揭阳人陈仲豪也考上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系,经人介绍认识了谢汉光。
谢汉光思想进步,待人热情真诚,这时候他虽然还未入党,但一些从潮州、汕头等地疏散隐蔽到桂林、柳州的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都曾经到谢汉光的农场避难。谢汉光工作的农场,成为潮汕籍党员和革命群众的联络站。
1944年日寇发动豫湘桂战役,大举入侵大西南,广西成为前线。11月,日寇占领柳州,谢汉光逃难到四川,在高县和邛崃教书谋生。1945年8月,日寇投降,谢汉光来到香港,与中共香港华南分局取得联系,秘密加入中共,并接受了潜伏台湾的任务。
接受党组织派遣任务的谢汉光赴台后,在台湾省林业试验所莲花池分所任职,秘密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陈仲豪的高中同学、地下党员、广东普宁人张伯哲,于1947年1月受中共香港华南分局派遣,也到了台湾,依照原定线索,找到了先行到达的谢汉光,在谢汉光任职的林业试验所莲花池分所任职。张伯哲后任中共台中工委书记,谢汉光受张伯哲的直接领导,在台中地区开展地下工作。
1947年9月,广东梅县人、中共党员、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毕业生梁铮卿,受中共香港华南分局派遣,从广州坐船经汕头来到台湾。1948年4月,经谢汉光介绍,他与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取得联系,并建立了组织关系,在台湾潜伏下来了。
1947年9月,陈仲豪受党组织委派,也来到台湾找到谢汉光,谢汉光带他找到基隆中学校长(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钟浩东。陈仲豪从此在基隆担任中学教师,潜伏下来,秘密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1948年夏,陈仲豪等在基隆中学后操场山旁一个洞穴里,秘密印刷《光明报》,传递来自中共中央的声音。1949年6月,《光明报》刊登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做好准备,迎接台湾解放!”等标语以及三大战役胜利的消息,全岛很多地方,甚至公共场所都出现了《光明报》和大大小小的革命标语。台湾地下党的这些宣传攻势,震撼全岛,也惊动了蒋介石。
蒋介石获悉后大发雷霆,立即召集国民党的三大情治机关高层开会,限期破获中共《光明报》。高雄警备队抓到4名持有《光明报》的台湾大学学生,他们供认:基隆中学校长钟浩东是中共党员,同时担任基隆工委书记,钟浩东在校内安插了许多共产党员担任教师,《光明报》就是基隆中学地下党编印出来的刊物。几天后,大批特务包围了基隆中学,抓获10名地下党员,枪毙了其中几名,该地下党组织被彻底摧毁了。基隆中学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人心惶惶。
9月16日,陈仲豪秘密南下,来到台中,后到达谢汉光所工作的林业试验所躲藏。那里地僻人稀,几栋小木屋孤立于全岛高山林海之中。台湾地下党组织设法通知陈仲豪等撤退回大陆。陈仲豪接到通知后,当日告别谢汉光下山,在台中市郊外找到在这里工作的梁铮卿,由他安排在一间鸡寮里面,度过了几个日夜。台中地下党领导人张伯哲、梁铮卿为陈仲豪制作了一张假身份证,化名“林辰康”。陈仲豪改变发型,戴上一副黑边塑料框的近视眼镜,俨然像一个做生意的老板。10月5日清晨,一位叫做“老洪”的交通员,护送陈仲豪到一个小火车站购票上车,直抵台南。陈仲豪有一位表弟在台南市警察局任文职小官员,陈仲豪编造理由,请他为自己购买了一张到汕头的机票,又请他翌晨护送自己到机场。10月6日上午9时,通过查证检查,陈仲豪登上飞机。50分钟之后,飞机降落在汕头机场,陈仲豪脱险了。
(二)
1949年9月下旬,台中地区中共地下党遭破坏,1950年初,中共台湾省工委遭到严重破坏,工委主要领导人蔡孝乾(后叛变)等被捕,张伯哲等同志也先后被捕遇害。3月29日,台中市警察局又在台中市破获了所谓“匪华东局潜台组织梁铮卿等叛乱案”,梁铮卿等人相继被捕遇害。
谢汉光闻讯,侥幸逃脱,被国民党列为“匪华东局潜台组织梁铮卿等叛乱案”的未获要犯,而四处追捕。在台湾安全局的机密档案中,有一项说明写着:“谢匪汉光,迄未获案,希各有关单位注意追查。”
谢汉光逃脱后,最后潜至台东一个极为偏僻的山林小村,得到该村村长的帮助,冒名顶替失踪多年的高山族农民“叶依奎”的户口,就此当了一名林业工人,并在那里度过了极其艰难险恶的三十多个年头。一直到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他才得以走出深山,重见天日。
1988年12月8日,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谢汉光,手持台籍农民“叶依奎”的身份证明,从隐蔽三十多年的台东深山密林走出来,趁台湾“开放探亲”之机,回到广东省丰顺县老家,与离别50多年之久的发妻和子孙辈相聚。
谢汉光回来后,丰顺县地方政府只把他当成“贫困台胞”照顾,每月给120元生活补助费,其党籍未得到恢复,革命经历也未得到承认。
张伯哲在台湾被敌人杀害后,因为其牺牲时间、地点不明,且台湾和大陆长期隔绝等原因,其烈士待遇一直没得到平定确认。作为张伯哲的老同学、老战友陈仲豪十分不安,他和十几位潮汕老干部于1993年集体签名提供证明材料,上书有关部门,请求尽快落实张伯哲的问题。但一道道坎,一道道弯,长久未得到确切答复。陈仲豪急了,找到在天津市委对台办公室的徐懋德同志(1948年1月潜伏入台湾,曾和陈仲豪一起在基隆中学办《光明报》,1949年撤回大陆),再由他把材料交给中共中央组织部。
1994年夏,中组部审查局派来一位认真负责、富有革命感情的司级干部,专程来到广东调查张伯哲的问题,中组部同志找了广东省委、汕头市委、普宁县委,找到时为汕头大学退休干部的陈仲豪,了解张伯哲的问题。陈仲豪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详细、如实地反映了张伯哲革命的一生。同时,陈仲豪还反映了谢汉光的问题。
中组部同志得知谢汉光的情况后,十分重视,马上赶到丰顺县,向该县老干局调查谢汉光的相关情况,然后再找到谢汉光本人面谈,最终下文恢复了他的党籍和离休干部待遇。尔后,谢汉光手持拐杖,由他女儿陪同来到汕头大学与陈仲豪聚晤感恩。
两位曾经一起在台湾地下战线奋斗过的战友,均已耄耋之年,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和牺牲的战友们,感慨万分。
一年后,即1995年,76岁的谢汉光在家中走完他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