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著名伊斯兰问题专家比尔·华纳的研究机构CSPI(政治伊斯兰研究中心)在2016年12月发布了一篇《关于伊斯兰饱和的临界点》的报告。虽然被许多西方主流媒体忽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得到了更多关注。此报告至今为止仍然是公共领域最优质详尽的关于西方伊斯兰化进程的预测报告。守望者在此为大家深入分析其精华内容。
报告链接
读者如果希望自己阅读本文中提到的两个英文报告,可以将以下网盘链接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四位密码即可下载阅读:
1.《关于伊斯兰饱和的临界点》https://pan.baidu.com/s/1ZOOw46mjN4rybPIhKRGXHg 提取密码:wiyu
2.《少数群体如何施加影响改变社会共识》https://pan.baidu.com/s/1iEeAPYsw7qd1WiVNcHt1PA 提取密码:ctdc
报告内容提炼
许多人不知道,巴基斯坦曾经是印度教文明、阿富汗是佛教主导、北非和大片中东地区为基督教文明。这些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不是战争与冲突,而是伊斯兰法的逐渐实施。(结果就是:《穆斯林人数接近全球四分之一》、《上海阿訇白润生鼓吹穆斯林民族多生育》)
比如,土耳其在被伊斯兰征服后实行了伊斯兰法,人口从几乎100%基督徒变成了几乎100%穆斯林,完成了伊斯兰饱和的进程。
(其实新疆何尝不是如此,新疆最早信仰的是佛教,伊斯兰军队靠屠杀消灭了新疆的佛教文明,把构成维族的好几个族群,都强迫信仰伊斯兰教。直到今天,新疆的伊斯兰化局面仍然很严峻:《新疆逐渐不再是汉人的家》、《警惕人口置换把汉族挤出新疆》、《新疆反恐要厘清新疆主人是谁》)
报告指出,与其它宗教不同的是,伊斯兰宗教经典中有51%的内容是探讨如何对待、处置社会中的非穆斯林的。这是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现象,因为通常一个宗教会首要关注信教群体和其内部事务。(延伸阅读:《古兰经》对“不信道的人”下场的描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伊斯兰是政治化的意识形态体系。CSPI正是致力于研究政治伊斯兰,因为那是对非穆斯林社会冲击最大的,也是伊斯兰千余年来不断扩张的原因。
那么一个国家的伊斯兰化的临界点是多少?换句话说,当穆斯林人口达到百分之多少时,文明的崩塌和替代变得难以避免?
面对这个紧迫的问题,报告引述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理查德·布里耶特(Richard W. Bulliet)的研究。作为伊斯兰历史专家,布里耶特研究了包括伊朗等国家的伊斯兰化速率曲线。得出了临界点为总人口16%的结论。他认为,超过这个数字,伊斯兰化难以逆转。
上方图表基于布里耶特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Conversion to Islam in the
Medieval Period: An Essay in Quantitative Histo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不过,CSPI报告指出,更可靠的研究显示,伊斯兰化的临界点实际应为10%的总人口。他们援引了华裔学者谢杰瑞(音译自Jierui Xie)的论文《少数群体如何施加影响改变社会共识》(J. Xie et al., Social consensus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committed minorities , Phys. Rev. E 84, 2011)。
(火草觉得,临界点甚至可能更低,重要外力是伊斯兰人口有没有获得政权上层人物的扶持,想想看,伊斯兰人口当下才占中国多大比例,就出现诸多疯狂的极端宗教现象:《沙甸穆斯林闯入汉人家中禁酒》、《辽宁朝阳凌源市回民要求驱逐猪肉摊》、《郑州回族拉面黑帮敲诈勒索公安派出所两年》、《春节民谣禁忌猪字是宗教原教旨主义思潮侵蚀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宁夏同心违法清真寺事件》、《霸气冲天阿訇马庆乐曝光山东临沂回族有多狂》)
谢瑞杰来自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是美国最早的工科大学。研究领域为算法设计、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表现预测,他曾任职于IBM、甲骨文和三星,现在谷歌公司任职。
谢杰瑞的论文称,早在现代通讯技术出现之前,个体通过关系网络而发挥的影响力就深刻的左右社会的走向。非互联网的人际网络交流是社会采纳新的意识形态、传统和观念的重要原因。
他在论文中表示,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见能够被迅速的被一群随机分布、积极转化他人的高忠诚度群体改变。这群高忠诚度群体自己的观念难以被改变。而一旦这个高忠诚度群体突破总人口的10%,则整个社会的变化会大大加速。
可见,虽然谢杰瑞德论文原本并不是关于伊斯兰化的,但是他的研究模型却被CSPI认为非常适合研究西方的伊斯兰化进程。CSPI认为他的结论比布里耶特教授更加准确。
CSPI在报告找出了两组国家,第一组为在历史上已经被伊斯兰化或者曾经面临被伊斯兰化的国家,第二组为目前正在伊斯兰化进程中的国家。
第一组包括:埃及、突尼斯、伊朗、伊拉克、西班牙、叙利亚、土耳其、阿尔巴尼亚
第二组包括:德国、瑞典、法国、比利时、荷兰、英国
结合以上图表我们可知:
• 穆斯林人口曾超过10%的国家,最后都完成了伊斯兰化,达到了伊斯兰占主导以及绝对主导。除非发生了武力冲突和外力介入,不然超过10%的国家没有能够恢复过来的。恢复过来的国家包括西班牙,巴尔干部分地区和匈牙利,无一列外都是发生了武力冲突才避免了最终被伊斯兰化的命运。土耳其曾经通过内部革命来去伊斯兰化,凯末尔的改革一度非常成功,但是现任总统埃尔多安似乎将要逆转这个成果,将土耳其再度政教合一伊斯兰化。
• 历史表明,即便是武力冲突也常常难以逆转伊斯兰化的趋势。比如伊朗、埃及和突尼斯都是在穆斯林达到10%-50%时确立了基于伊斯兰法的政权,并且曾经在穆斯林人口达到10%-50%区间时发生了动乱和武力反抗,但是终究难以逃脱伊斯兰化的命运。而历史上成功逆转伊斯兰化的国家或多或少都因有外力援助,才通过武装冲突逐步收复失地的。比如,西班牙就进行了长达9个世纪的抗争,并且得到了教皇和欧洲其它基督教王国的长期援助才最终在1491年成功去伊斯兰化。这个时期被称为“Reconquista”(再征服)。
(CSPI在报告中声明他们的目标是避免武力和流血冲突,而是通过分享伊斯兰化的历史与进程原理,让今天的非穆斯林国家避免流血冲突的命运,笔者对此也深表赞同。)
• 今天的许多西方国家非常接近10%的临界点,甚至已经超过了临界点。而且今天穆斯林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的速率是历史上的230%。也就是说德国、瑞典、法国、比利时、荷兰、英国比当年埃及、突尼斯、伊朗、伊拉克、西班牙、叙利亚、土耳其、阿尔巴尼亚达到10%的速度快2.3倍。
如上图所示,左边的红线是今天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化曲线,右边是历史上的国家的伊斯兰化曲线。前者比后者快2.3倍。
在上面的图表中我们看到,法国早在2010年就已经“率先达标“。在2018年的今天,法国已经达标了8年之久。
下一批最接近的是比利时、德国、荷兰。考虑到现在是2018年,他们距离10%还分别有5年、6年和7年的时间。不过需要留意的是,这个表格的数据没有将近年大量涌入欧洲的穆斯林移民计算入内,(比如德国就涌入了100万名)。因此,这三个国家有可能离临界点更近,甚至已经超过了。(结果出现了诸多怪现状:《荷兰女政客被穆斯林轮奸后无处伸冤被迫自杀》)
网友观点:
伊斯兰征服的地区那都是低等教育地区。高等教育地区,元首那是手握毒气室的,近几十年的高等级文明进化路线都是自我阉割,越牛逼阉割的越厉害。
10年内,应该看得到欧洲一到两个国家的绿教组织正式成为议会第一大或第二大党派。它们现在可以采用和平的方式夺取一个国家的政权,然后再实现全体国民和政体的绿化,就是西欧北欧的这几个国家。
民主投票会放大绿绿的影响力。伊斯兰人口超过10%以后,有投票权的绿绿大概能占总投票人口的6%左右,你推任何反绿限绿的主张,这6%的投票都会投给你的对手。从50:50到44:56,谁敢呐。
(面对迅速的伊斯兰化,欧洲开始有了缓慢的动作:《奥地利打击政治伊斯兰:关闭清真寺,驱逐阿訇》、《欧洲涌现反穆斯林面纱浪潮》。)
美国权威统计机构皮尤提供的全球穆斯林生育率地图,深色为高生育率
CSPI报告认为导致目前局面的重要原因:
- 许多欧洲国家失去了联合民众的认同感与身份
- 对国家、文化、家庭与传统观念的压制
- 对政治伊斯兰的本性与扩张历史的无知,特别是对伊斯兰法的无知
- 国际旅行的相对快捷便利
(美国人在担忧:《白人变成少数族裔后美国会内战吗?》、《川普能扭转白人基督教美国社会衰落吗,中国汉人文明会衰落吗?》。但要命的是,明明《绿教泛滥根源在于米帝》,美国在霸权衰落时,试图把伊斯兰教作为工具,保持一个或者几个战乱中的伊斯兰国家当磨盘,比方说前些年的伊拉克阿富汗这几年的叙利亚,让ISIS和基地组织这样的极端组织通过制造动乱来推磨,去打击苏联、欧洲、中国。美国已经用拉登打击了苏联,右翼政客和中情局扶植isis制造难民几乎打垮欧洲,现在也在扶植东突等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势力骚扰中国,弄不好终极剧本是美帝支持欧洲穆斯林暴动,武装中东和中亚穆斯林,煽动俄罗斯西南和中国西北回回暴乱。详情可阅读炎黄之家womenjia.org文章《美国中情局是新疆七五惨案幕后凶手》。)
面临日益深刻的危机,许多的西方人仍然沉浸在“政治正确”和道德优越感的美梦中。一个文明在处于强势甚至顶峰的情况下,主动的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与信仰。并且甘愿被更加原始的文明形式取代、掏空,这可以说是在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值得我们华人深度的反思与警惕。(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