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封燕然山铭》摩崖石刻现世: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

作者:火草综合 来处:炎黄之家womenjia.org 点击:2019-02-12 12:01:42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的摩崖石刻,记录东汉年间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功,千余年来其确切位置一直无人知晓。2017年正式在蒙古杭爱山确认《封燕然山铭》石刻真迹。

班固《封燕然山铭》摩崖石刻现世

一直以来,“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亦称燕然勒功)“都被认为是汉民族的最高军功,因此也成为中国历代英雄豪杰或者诗人骚客所梦想或吟诵的对象,王维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李白的“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公元89年,东汉大将军窦宪远征抗击北匈奴,率领三万大军一直打到燕然山,也就是今蒙古国境内中戈壁省的杭爱山,终结了炎黄文明与匈奴长达几百年的战争。当时,随军的班固受命写下《封燕然山铭》以记大破匈奴之功,刻在一处石崖上面。这件事在《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有清晰记载。

东汉将军窦宪请求出击匈奴。当时匈奴分南北两部,南匈奴归汉,北匈奴反汉。正好南匈奴请求汉朝出兵讨伐北匈奴。 第二年,窦宪与耿秉各率四千骑、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率万骑从朔方鸡鹿塞(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哈萨格峡谷口)出兵;南单于屯屠河率领万余骑从满夷谷(今内蒙占固阳县)出兵;度辽将军邓鸿和边境地区归附朝廷的羌胡八千骑、左贤王安国万骑从翩阳塞(固阳县境)出兵。三路大军在涿邪山(今蒙占西部、阿尔泰山东脉)会师。 窦宪命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等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作战,大破敌军。敌众溃散,单于逃走。窦宪整军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封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封燕然山铭

班固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1990年,在杭爱山的一处山崖,两个当地牧民在岩石下避雨。雨过之后,他们抬头间猛然发现,雨水冲洗之后的石壁在阳光照射下显露出特殊字迹。

2016年,随着研究深入,中国历史学家惊喜地发现,这段文字竟然极有可能出自距今近2000年的东汉时期,并根据史料推测,这面碑文极有可能就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书的《封燕然山铭》。

2017年7月,正式开始对中戈壁省德力格尔杭爱苏木境内的这处汉文摩崖石刻,进行实地探究与考察。

在杭爱山一处支脉向西南突出的岩石上,考察队终于找到了摩崖石刻。队员们十分激动,第一时间爬到石刻处进行考察。摩崖刻石位于离地约4米之处,呈长方形,高0.94米,宽1.3米。石面大体上简单平整,仍有凹凸不平的地方,镌刻字体大小、刻画深浅稍有差异。石面右半部分较为破碎,兼覆有黑色岩锈,字迹较为模糊;左半部分是铭文结尾,石面较为平整,部分字体稍大、字迹清晰。经初步辨识和抄录,摩崖石刻自右往左共20行,每行字数不等,最少5字,最多17字,平均每行15字,隶书镌刻。从外观上看,石面风化较为严重,字迹漫漶,辨认难度大。

杭爱山的东南西三面是一片空旷的草原,西面30公里处有条翁金河,有充足的可供饮用的水源。由此推测,当年窦宪将军率领的大军曾在此地休整,祭山之后,便在摩崖上留下了这处石刻。

经过大雨冲刷的岩壁异常干净,文字的脉络在阳光照射下也格外清晰。经仔细核对和辨识,石刻共20行、约260个字,被成功认出了220个字。2017年7月31日,考察队完成了考察工作:

“我们可以完全确定,这就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班固所著的《封燕然山铭》石刻真迹。”

《封燕然山铭》石刻,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隶书摩崖石刻,对汉文字发展史具有很高的实证价值。“燕然山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战役,还衍生出了“勒石燕然”的典故。这次发现不仅确定了燕然山及《封燕然山铭》的具体地理位置,对汉匈关系的研究也具有历史地理学上的坐标意义。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1902/1202.html

本文话题: 中国古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