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炎黄道 > 正文

历史学者有责任捍卫被贬低的中国古代文明

作者:李学勤 来处:炎黄之家 点击:2019-02-24 12:11:46

事实上,我们走哪条路常常不是由你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一些必然的和偶然的外部事件构成。尽管如此,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自觉,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要求。

如何有自觉的意识和要求呢?了解历史非常重要。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包袱。如果从五千年国家民族的风风雨雨里,找到我们应该走的方向,得出对当下有用的经验和教训,这样,就可以说人有了自觉。所以自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历史。

我觉得历史可以给每个人一种重要的精神。什么精神呢?前些天有人请我写一个序,谈到梁启超,他最后要编一部《中国通史》。为什么要编这样一部通史,梁启超说是因为爱国。我们说一个人爱国,为什么要爱国?爱国家的什么?因为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而且在近代以来,在逆境中重新站立起来,走上了崛起的道路。这是了不起的,一定会载入世界史册的。这样来说,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爱国精神的培育是不可分的。

20世纪80年代,我有一次去天津南开大学讲学,去南开主楼那就看到很多大纸写的壁报,上面就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历史有没有用。那时我才知道一些人认为历史没有用。后来在演讲或者讲课的时候,我常常讲这个话题。如果你是在一个流水线上,很机械地做出一个东西来拿去卖了,那历史可能没有用。可是有没有用,是要看我们国家、民族、时代有没有什么需求,有需求就有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就是有用的

历史从来是割不断的,我们国家当前的现状,是历史造成的。你再想把它分开也分不开。它的现状就是历史的结果,而且现状不断地变为历史。现在我们大家都讲中国梦。这个梦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大家有这样一种心理和希冀,有一种对我们国家民族发展崛起的期待?我们只能说,这个梦本身就是历史形成的,这个梦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圆这个梦,就必须以历史作参照

现在外国人很惊讶,为什么中国能做到这些成绩———很多方面中国已经领先于世界。外国人说中国变成一头醒狮了,所以他们不习惯。不习惯可以理解,只要不是恶意的。我们还应该把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发展,我们人民的诉求,我们未来的走向,我们要和平发展,我们希望和世界共同前进的愿望,都告诉世界。

我最早在1980年就提出,重新评价中国古代文明。我提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过去因为西方国家的种种偏见,被贬低了。更好地把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说明出来,对那些贬低的中国古代文明加以纠正,这是历史学者的责任。(李学勤 作者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炎黄之家火草:跟李先生相比,当今中国历史圈里虫豸太多啊,比如《复旦白左历史系教授姚大力站在匈奴立场上攻击汉朝,作贱式的反思贬低炎黄文明》,更恶劣的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国历史新教材》,所以我们必须《重建炎黄文明合理自洽的历史观夺取文化领导权》。

李学勤先生于2019年2月24日去世。李学勤先生1933年3月生于北京,是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学勤先生千古。

附录:李零说史学“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的本质

一九四九年后,中国史学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大,受苏联影响大。现在,中国史学的“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其实是用另一套政治话语和另一种意识形态代替之。

比如“五朵金花”,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战争、资本主义萌芽、汉民族形成,每个问题都很重要。教条主义和政治干扰,不能成为借口,证明这些课题不重要。(来源:《李零重读马克思:无神论者、不是人道主义、欧洲中心论偏见》)

附录:中国的制度优势

制度是决定性因素。看不到中国的制度优势,既难以解释所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障已经取得的成果,更难以实现未来可持续的发展。但正是关键的制度因素,很多人就一直看不明白。

近代以来直到今天,大多数人(即使是中国人本身)一直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两千多年历史归纳为简单的几个词:封建、落后、愚昧和腐朽。而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又把1949年之后建立的制度视为是“落后的”,是需要被改革掉甚至废除的。近年来人们围绕着“中国模式”所展开的诸多争论,恰好反映了这种思维方式。

与此同时,自“五四”直到今天,很多人一直期待着会从“天”上掉下来一套适合中国的好制度。他们迷信西方制度,总是以西方为“天”,以为移植了西方制度,中国就可以轻易崛起和强大。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很多人就简单地归诸于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而根本忽视了中国本身在开放状态下所进行的制度创新。(郑永年)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1902/1240.html

本文话题: 历史 炎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