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泽这种人啊,我们在下面这篇文章里说的很清楚了:
《西方走狗的“激进撇清”叛徒心理和皈依者狂热:华人撕咬中国才能被西方主流接受》
不周山在《移民是文化庞氏骗局:移民外国的中国人靠推销移民生意谋生》里,也提到了华人在西方社会要融入,就得切割、撕咬祖国。
朋友们,你们一定要注意,杨安泽嘴里的“更积极地热爱米国,为米国做贡献”,就是要更邪恶的攻击中国,以此撇清。
可叹的是,杨安泽老婆在2012年怀有第一个孩子时,遭到哥伦比亚大学妇产科医师的性侵犯。如此悲惨的遭遇,都不能让他动摇一点点对米国的忠心。
此前在《杨安泽呼吁每人每月发一千元“全民基本收入”》里,网友就说的很清楚了:
- 香蕉人是选不上的。所以香蕉人非常恨自己的华人人血统,恨中国。【远程南瓜锤】
- 这种人往往比白人下手更狠,还指望他?【米格31】
总之,要警惕这种更危险的同肤色敌人。
杨安泽要求亚裔“更像米国人”是在内化种族歧视
在这篇名为“我们亚裔米国人不是病毒,但我们可以成为解药的一部分”的文章中,杨安泽称他上周在购物时,发现有三个中年人在交流事情时,其中一个人用指责的眼神看着他。
然后,杨安泽就表示:他已经很久没有过的一种感觉突然涌上了心头,那就是对于自己身为一个亚裔“有点羞耻”。
他进而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在米国暴发以来,亚裔米国人遭到了很多肢体和言语上的攻击,但他并不认为喊“不要种族歧视亚裔”的口号能改变什么,理由是疫情让很多人都遭了灾,很多人都有怨气。
他认为,改变亚裔被攻击的做法,是更积极地热爱米国,为米国做贡献。他还特别提到要学习二战时的日裔米国人那种积极参军报效米国的精神。
“要证明我们是解决问题方案的一部分。我们不是病毒,但我们可以成为解药”,他写道。
不过,他的这个观点却很快在米国的亚裔群体中引起了强烈的争议,有不少亚裔人士都在抨击他这种认为亚裔“应该证明自己‘很米国’,才能避免被歧视”的言论。
其中,米国《赫芬邮报》的亚裔记者Marina Fang就在贴文中写道:杨安泽说对抗种族主义的办法,就是让亚裔米国人拥抱并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米国人气质”,但这不管用,亚裔几代人都被要求去证明我们的“米国人气质”,但我们仍然被视为“外人”。
这位记者还继续抨击说,杨安泽的言论其实是在进一步加强米国社会对于亚裔的刻板偏见,即亚裔就应该闷头努力工作,别抱怨太多。可结果却是亚裔被认为不能去抨击种族主义。
所以,她认为亚裔真正应该做的是与杨安泽所说的相反的事情——站出来抨击种族主义。
她的这番言论也获得了大量的点赞。一名非裔米国人就在评论中表示,她也对杨安泽的文章感到不满,并表示她受够了那种“要让白人对自己满意”的思维模式。
另一位非裔米国人也留言说,杨安泽应该意识到他的那套“向白人证明自己是米国人”的想法,已经被所有被白人视为“不米国”的少数族群试过了。
还有非亚裔的米国网民表示,自己很后悔之前支持过杨安泽,认为杨安泽的言论就是在给种族主义洗白,他对杨安泽“非常非常失望”。
但更尴尬的是,那些被杨安泽在文章中称颂为“热爱米国的榜样”的日裔米国人,也专门站出来抨击了杨安泽的观点。
在米国NBC新闻网的一篇报道中,多名日裔米国人社区的领袖就表示,杨安泽的文章和观点让他们想起了当年那种“做米国人还不够,还得做更好的米国人”的痛苦回忆。
对于杨安泽呼吁“展示美国人的一面”的观点,华裔、日裔以及非裔纷纷发出批评,认为他倒果为因,不去追究制造歧视的人,反而内化了亚裔“逆来顺受”的刻板印象,是“讨好白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4日报道,一批日裔美国人社群的领袖公开批评,杨安泽的文章揭开了日裔美国人二战时期被大规模监禁那段痛苦回忆的伤疤。“没有美国公民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证明他们的忠诚。”
日本1941年偷袭珍珠港后,总统罗斯福签署行政命令,将国内超过11万日裔美国人强行安置在“集中营”内。其中,约3.3万人自愿加入美国军队,抗击日本军国主义。
而研究相关历史的非政府组织负责人汤姆·池田(Tom Ikeda)强调,并不是所有日裔都是自愿加入美军。“到最后,美国政府直接从集中营里强征那些日裔……他们没有选择,只能为这个把他们的家人关在铁丝网后面的国家而战。”值得一提的是,在臭名昭著的怀俄明州“心山战争安置中心”,约80名日裔因拒绝参军而遭到审判。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裔美国人研究教授田岛-佩尼亚也以自己的家庭为例,表示“必须冒生命危险证明你属于这个国家,是很冒犯的。”
哥伦比亚大学华裔学生许灿文4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反驳文章,认为杨安泽不愿意声讨那些制造仇恨的人,反而选择做一个“白人讨好者”,强化了几十年来关于亚裔逆来顺受的刻板印象。
有网友提到,杨安泽要求亚裔“更像美国人”是在内化种族歧视。“9·11”恐袭后,也有穆斯林被要求摘下头巾、挥舞美国国旗以避免成为仇恨犯罪的对象,却无济于事。
非裔左翼媒体创办人蒂姆·布莱克在社交媒体上称,按照杨安泽的逻辑,对于妇女家暴的解决方案是“学会承受攻击”,警察滥用武器则应该“学会躲避**”,面对种族脸谱化则应该“成为白人”。
有日裔米国人还表示他们长辈这种通过参军去证明自己对米国“忠心”的代价,太大了。
这篇报道还指出,不少专家和读者都认为通过证明自己“更爱国”的方式来消除种族主义是不对的,这不该是亚裔的责任。
“米国人不应该通过这种曲折的方式去证明自己的忠心”,一名来自日裔米国人社区的人士表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应该还记得在1月底以及2月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当米国政府还在傲慢地以为新冠病毒疫情只是中国的事情、以为米国很安全的时候,米国白宫不仅没有真正关心中国已经不断向世界预警的疫情信息,甚至米国总统特朗普还称"这就是流感",“很快就会消失"。
可当米国的疫情纸包不住火了,彻底暴发之后,米国政府和总统特朗普立刻改口,将他们的失职立刻都怪给了中国,更一度将新冠病毒说成是“中国病毒”。这种夸张的翻脸幅度甚至让米国媒体都觉得讽刺和荒诞。
这才是新冠疫情之下的米国,对亚裔的那种种族主义情节的由来。这种歧视歧视的本质,是米国的那些当权者,那些特权人群和组群,在将他们的无知与傲慢所造成的恶果,推卸给别人,这样他们就能继续高高在上地自欺欺人了。
对杨安泽发文称「作为亚裔感到羞耻」的一些分析和感想
北朝论坛@09071139zzy https://bbs.northd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1301
因为对少数族裔,尤其是肤色明显不同的族裔来说,对民族认同的迷茫和种族歧视的经历是他们人生中绕不开的经历和迷茫。
我去年实习期间主要的工作是为苏格兰looked after children group 提供mentoring服务。
其中一位孩子,以下简称为J(保密性原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种族属性是苏格兰/印度尼西亚混血(14岁),而外表上的体现为一个完完全全的亚洲人,具体为黄色的肤色,黑发和棕褐色的瞳孔。 在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了自身族群认同是如何影响他的认知。我记得那天下午我们走在一座小山上,他当时的情绪非常的高涨。突然,他看到了我手臂的内侧,然后抓住了我的手臂并表示我的皮肤真白啊。我下意识的回应道你的皮肤也很白啊。紧接着,他举起了他的双手,一边看着他的手臂,一边自言自语,重复的说了两三遍:
“是的,我很白,我是苏格兰人;是的,我很白,我是苏格兰人”
更加加深了我回忆的是他当时的表情和神色,非常严肃和认真,和之前的情绪(单纯的高兴)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他虽然很快的回复了‘正常’,但是这段经历让我对他产生了新的认识和体悟。
作为中国人,我们大部分时候都生活在一个没有明显种族差异的国家中,也因此很难明白和体会到少数族裔,尤其是‘Race’,或者说的简单点,肤色不同的少数族裔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的迷茫和困惑。 而在学术界,对他们的研究也是非常多的。当个体和不同Racial Background(我其实不想用英语,但是我觉得在中文语境下我个人比较难表达Race和Ethnicity的差异)合作时,他们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感知威胁和恐惧(Mendes et al.,2002)。同样,Olsson et al.(2005)发现个体对不同种族背景的人表现出更多的厌恶。也就是说,明显的种族差异和肤色差异,会直接的影响到认知,合作的选择乃至恐惧和厌恶。
这里我多加一笔,民族的认同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基于血缘一个是基于文化。所以不要认为美国华人是中国人,人家就是完完全全的,认同美国文化和价值的‘美国人’。
那么具体到亚裔,或者说华裔的后代身上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Song and Hashmen(2010)曾经做了一个针对在英国混血青少年的种族认同的调查(虽然针对英国混血的研究似乎不适用于安德鲁.杨身上,但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且和白人有明确血缘关系的都这样了,安德鲁.杨这种血统纯正的‘华裔’的内心也可以窥知一二吧),其中有一个问题是‘If you had to name just one racial/ethnic group—the one that contributes most strongly to your identity—which group would that be’。
作者对比了黑/白混血和东亚(主要是华裔)/白混血的回答,并给出了一个表格作为回答:
大多数东亚(华裔)/白人受访者将自己视为白人或英国人,而大多数黑人/白人受访者则将自己视为混血或黑人。而这也和美国的研究相吻合,黑人/白人受访者更一致地选择黑人,而东亚/白人受访者则选择白人(Harris and Sim,2002)。
深入的访谈进一步揭示了华裔混血对自己的种族认同的迷茫。在访谈中,一位中/爱混血的孩子这么表达:‘Eurasiannation [a website] saved my life! For the first time I felt like I connected with a lot of other people like me—that there was actually a Eurasian identity’ 大家可以思考感受下这句话的含义。
更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最后的结论部分提了一句‘Some analysts in the U.S. argue that Eurasian people (and Asian Americans more generally) may come to be regarded as honorary whites .’
而中国中产居然大量把自己的孩子从小就送到罂国,自费接受殖民主义洗脑:《数万中国小孩在英国上学求10年后获绿卡和入籍:少儿移民与裸父母的危害与对策》
其实,以安德鲁.杨为代表的海外华裔,尤其是年轻的二代三代移民一直对自我的族群认同存在着强烈的矛盾。
从Ethnicity的角度,他们接受者美国文化,无疑是文化上的美国人。但是从Race角度,黄皮肤,黑头发和棕褐色瞳孔无不揭示者和白人群体的差异,同时这种差异也不是混血或者说自己给自己漂白能解决的。这种强烈的反差随着成长不断的加深,尤其是在中国越发强大的时间。因为一个强大的血脉源头非但无助于他们本身的利益,反而更加强调了他们的差异性。这里可以也结合一下安东尼.史密斯对民族的定义:
‘...拥有共同的神话、共享的历史和与众不同的共同文化...’.
可以设想一下,华裔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在美国达到上述的定义,被从理论上解释为美利坚民族的一部分?
可能是和母国决裂的一场战争后,或者当母国成为世界第一时。
非常可怜的是,他们似乎没有选择权。
杨安泽香蕉人的尴尬:永远的外国人
后沙 · 2020-04-07
杨安泽这种人,一旦在美国得势,他一定会将受到的“羞耻”,加倍地在中国人身上夺回来,有的香蕉人不就是喜欢以高等华人姿态对中国说三道四吗?
美国华裔是否能得到美国(白人)社会认同?长期以来是一个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问题,在风平浪静时,或许相安无事,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危机时,每一起无端袭击华裔事件,都在时刻提醒华裔群体---“你们永远是外国人!”
然而,在法律上,他们又是完完全全的美国公民,有的人甚至自出生以来就从未到过中国,中国对他们而言绝对是外国,现在的痛苦是,美国对他们而言也是“外国”。
国务卿蓬佩奥、南卡国会参议员格雷厄姆等政客没完没了地将中国与“新冠病毒”进行捆绑,包括总统本人之前也是如此,有的国会议员还扬言中国要对此负责(赔偿),随着美国疫情爆发,这些疯狂言论大有市场。
美国社会上暴力袭击华人事件急剧上升,FBI甚至不得不发出专门警告,提醒相关人士不要再煽动种族仇视。
美国政坛的亚裔领袖也在频繁发声,比如众议员孟昭文、赵美心等人都在致信其它国会议员不要传播华人与新冠病毒相关的反华裔情绪言论,不要煽动种族主义。
但这些举动并没有多少明显效果,蓬佩奥等人仍然出于政治动机咬定“中国病毒”不改口,华裔(亚裔)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愤怒、恐惧、不安的社会气氛之中。
他们想起了1882年实施的《排华法案》以及1940年的日裔集中营,虽然这种极端遭遇对于今天的亚裔来说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黄祸论”让这些美国人始终无法成为真正的美国人。
从1949年以来,美籍华裔为了让自己完完全全取得美国信任,不但在战场上(朝鲜)利用肤色和语言迷惑并袭击中国军人,还充当间谍和特务潜入中国大陆,凭着一枚枚带血的勋章换取政治和社会认同。
六七十年过去后,华裔在美国地位有根本改变吗?长期奋斗得到的教育、经济、政治利益在新冠病毒疫情面前被击得粉碎,华裔这些天所谓的抗争不过是将150多个暴力袭击案例用六种语言翻译成视频上传网络,当作是NGO组织“华裔平权行动”的一个项目。
目前被曝光的暴力袭击事件,其实只是美国社会冰山一角,曾经友爱和睦的假面具,不断掉落,有些华裔又不断捡回来戴上,他们甚至反对中国网友替他们的遭遇发声,因为你不配!
那么华裔又打算如何重新寻找到自己在美国的社会位置呢?
杨安泽的思路就是华裔精英代表之一。
4月2日,作为美国总统候选人(民主党,已退选),他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我们亚裔美国人不是病毒,但可以成为解药的一部分》文章,杨安泽称自己上周与家人在纽约购物时,因新冠肺炎遭到歧视,于是,“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亚裔身份,甚至有点羞耻。”
所谓“亚裔身份”,就是东亚人黑头发、黑眼睛、黑皮肤的自然体征,杨安泽却为此感到羞耻,因为无论他的英语如何流利?思维如何美式?意识形态如何端正?都会在他开口交流之前就被定为“贱民”!
杨安泽呼吁亚裔应向二战时加入美军的日裔学习,通过主动展示爱国主义等“美国人的一面(American-ness)”来争取认同,比如穿国旗颜色的衣服、当志愿者、捐款捐物等。总之,要比白人还要热爱美国,以降低别人的歧视甚至敌视。
这就是混到美国精英圈的香蕉人的逻辑:别人敌视你,你不要去反击那个敌视你的人,而是要反思自己有什么过错?如果能改,就主动改,如果改不了(可恶的体貌特征),那就拼命赎罪,换取原谅。
杨安泽一文,惹怒了华裔、日裔、韩裔以及其它少数族裔。他们谴责杨安泽本末倒置,不去追究制造歧视的人,反而固化亚裔“逆来顺受”的刻板印象,只是为了无底线地“讨好白人”。最终结果,不但消除不了白人敌意,反而令自己离美国越来越远。
自1964年华裔邝友良(祖籍广东,夏威夷首富)参加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初选之后,杨安泽是时隔五十年多后,又一位参选总统(民主党)初选的华裔。
杨安泽父母皆是中国台湾知识分子移民(父亲物理博士,母亲是台湾省粉彩画协会理事长),他1975年生于纽约州的一个小城。
杨安泽符合华裔精英双高一低特点:学历高(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收入高,政治存在感低。
2016年看到那位政治素人成功当选后,杨安泽也对政治产生了兴趣,2017年11月6日他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
2018年通过网络宣传筹集到13万美元的竞选资金,由于声称竞选总统,一下子在华人圈里名声大噪,2018年4月出书《向普通人发起的战争》。
但在全美广播公司CNBC新闻网列出的2020年总统选举“33人名单”,不见杨安泽身影,更不要说20人榜,10人榜,难道他就是来打知名度卖书的?
不过,华人社会还是给予了这位政治素人极大的支持,杨安泽竞选口号是“自由红利1000美元”,承诺一旦当选,他就会给美国18岁-64岁的民众每月发放1000美元。
这种简单而低级的竞选口号,只能吸引到头脑简单的美国底层民众。关键是如何用各种经济术语和时髦概念来解释,包装“自由经利1000美元”口号?
美国2020年总统大选新罕布什尔州初选投票站关闭后不久,杨安泽就宣布正式退出2020总统竞选,他的支持率只有1%左右。
就算这样,华裔群体也愿意相信他是虽败犹荣,而不是一场博取知名度的闹剧,他的竞选团队有不少人是义务帮忙的,为的就是华裔话语权。
杨安泽4月2日文章,宣告他的政治生命还没开始便已彻底结束。他的观点无异于要求华裔放下尊严,主动去当白人的走狗,以此来获取可怜的信任,少挨点鞭子。
美籍华裔需要自证本人是美国公民吗?完全不需要。杨安泽的说法只能加剧华裔被歧视的处境。因为你既然自认有罪(种族体貌特征),那么华裔(亚裔)要道歉到什么地步?自我赎罪到什么程度才能换取社会认同?
杨安泽的台湾省移民固有的扭曲认知,暴露无遗。他所说的“穿国旗颜色的衣服、当志愿者、捐款捐物等”举动,完全脱离了社会平等原则,把自己在街上遭受的侮辱,转化为全体华裔(亚裔)的“罪责”,连日本裔都无法接受。
奴性如此之重杨安泽,在得到大量华裔支持的情况下,却在疫情关键时期,不去主动勇敢地维护华裔族群利益,反而跪倒在地,潜台词就是接受病毒与中国有关的指责。
病毒无国界,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华裔根本无需去为此向任何人道歉。
杨安泽这种人,一旦在美国得势,他一定会将受到的“羞耻”,加倍地在中国人身上夺回来,有的香蕉人不就是喜欢以高等华人姿态对中国说三道四吗?
杨安泽完全没有能力成为华裔政治领袖,也不配代表华裔参政,实际上,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三年级时,就有传闻说他想被CIA录用。
他恨的不是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他恨的是黄皮肤黑眼睛的特征,中国血脉。被人各种欺负,却没完没了地要这样反思那样反思,非常可耻。
杨安泽作为个人,他是成功的,但在美国社会层面仍然是要受歧视。
其实全世界的华人华裔,都应当认识到,只有中国强大了,他们才有扬眉吐气,站着做人,人家怎么来,你就怎么去。
何必羞耻做作,讨好迎合?实在不行就赶紧投胎转世吧,包括那些恨国者,或许还有机会换张皮。
网友评香蕉华人杨安泽对自己身为亚裔感到“有些羞耻”:
- 出门别说自己有中国人血脉啊!就说是隔壁棒裔或是倭裔都成!【龙神帝国万岁】
- 台湾人吧?【小张飞】
- 说的太对了,赶紧去给自己修集中营!【北炜】
- 这家伙心里的辫子一直没剪掉。【广袖飘飘】
- 学迈克杰克逊就成了【wyn】
- 给这人众筹个漂白手术吧【一九一七】
- 守了8年的秘密----2020年1月18日 -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杨安泽的妻子周四向CNN透露,在2012年怀有第一个孩子时,她遭到哥伦比亚大学妇产科医师的性侵犯。【况且况且况且况且】
- 自己选择做美国人就不要往亚裔身上扯,你做好你美国人就行了【比较懒】
- 老c给他捐过2800块。退钱!【达鲁花赤】
- 先把自己关进集中营吧!【st32140】
- 本穷已经不屑于看这些小丑的表演了,就像癞蛤蟆,平时没事恶心你一下。等真干架的时候直接踩死了事。【chinamod1】
- 贱!连黑人都不如!【zhanghe】
- @八宝山老妖: 说得难听一点,非洲裔融入美国社会都远比华人,包括东亚裔成功,原因之一就是靠斗争,从正面的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到各路黑人混混黑帮,都是一种斗争形式,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在无法消灭非洲裔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融合,以减少矛盾。同样道理,绿教的中东裔在美国融合也远比华人成功,也是靠能闹事,还有一堆动不动就自爆的同胞,所以主流社会也只能主动融合,起码能争取一部分“温和的MSL”。东亚裔,包括华人,不敢斗争,只想单方面改变自己去争取融合,别人根本看不上,你自己都不敢争取自己的权益,我为啥要给你?
- @雷德幻像: 所以这个败家子把自己祖上脸都丢光了 把自己出身的华裔社区全得罪
- @zwxb1103: 斯德哥尔摩表示这个病,不属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 @多云转晴:狗杂碎香蕉就是活该低层,还有人舔香蕉?
- @苏幕遮: 应该向日本人学习,有些羞耻所以自杀
- @里德尔: 好像现在大部分ABC都只会英文完全不懂中文了,也不打算学,日裔韩裔是不是也这样
- @山东人民好儿子: 这个蠢货,应该先建议川黄把所有华裔关进集中营,然后在名单最末尾签上自己的名字
- @有进无退哀木灯: 建议他用白漆浸泡后口服生石灰自杀以期投个好胎
- @lzgadsl1: 二等公民要翻身只有两条路,一是发动社会变革,二是更加狗腿子,杨安泽是那个发动社会变革的料吗?他可不只有更加狗腿子一条路。
- @路一肥: 其实也不需要生气,这人是巴子的后代,我是觉得把巴子从同胞里删去是有好处的。。
- @小鬼头: 真是挺有意思的,有唯唯诺诺洋大人惹不起的大清人,洋大人就是牛恨不得自己换皮的民国人,外国月亮就是圆的河殇人,连中文都不会说的ABC,只会欺压同胞玩帮派结社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港台人,也有太祖教育我们枪杆子里出政权,白皮黑皮敢来抢我们就开枪打他娘的社会主义新人。
- @密码是e的后八位: “你能在美国找到1840年到2020年每个时代的华人。”
- @ziweidadi: 美国白人黑人或亚裔支持他是想让他去做一些传统政客做不了不会做的事。谁知这货就是个垃圾,站不起来的奴才的
- @大青稞:这下连他原有的白人黑人支持者都开骂了,本来大家只是支持他的UBI,谁知道他还是老华人皈依派那套。连香蕉人现在都开始喷他了,说到底他就是UBI拉了一波人气,讲其它屁话马上就能把人气败干净。
- @figochencch: 杨安泽已经够贱了,我之前还知道大马的马华公会也很贱,那么问题来了,可能是个无聊的问题,两者谁更贱一些
- @王牌拖拉机: 我早说了,这人带头推动亚裔细分法案,就是个纯汉奸
- @前头捉了张辉瓒: 受到歧视,不是愤恨,而是羞愧,这就是一个贱货。
- @睡虎: 二十多年前有部美国电视连续剧《根》在大陆播放,里面我记得好像有个女性角色,大致是个女黑奴被庄园主老爷看上,长期陪睡后提拔成类似于女管家这类职务,就自觉高其他黑奴一等,在奴隶中宣传大家要安于当奴这类言论,还向奴隶主告密那些试图逃跑的黑奴,结局是在黑奴暴动中被愤怒的黑奴杀死。
- @八宝山老妖: 说得难听一点,非洲裔融入美国社会都远比华人,包括东亚裔成功,原因之一就是靠斗争,从正面的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到各路黑人混混黑帮,都是一种斗争形式,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在无法消灭非洲裔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融合,以减少矛盾。同样道理,绿教的中东裔在美国融合也远比华人成功,也是靠能闹事,还有一堆动不动就自爆的同胞,所以主流社会也只能主动融合,起码能争取一部分“温和的MSL”。东亚裔,包括华人,不敢斗争,只想单方面改变自己去争取融合,别人根本看不上,你自己都不敢争取自己的权益,我为啥要给你?
- @SummerBouquet: 对他们而言,prc太强了是他们当美国人的巨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