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BoPeeeep创作“关于你的时代已经落幕”说唱乐抨击方方

作者:炎黄综合 来处:炎黄之家 点击:2020-04-12 22:36:17

前几天有人民艺术家@乌合麒麟创作名画“为弄臣加冕”嘲讽方方跪谢西方赐狗链,今天又有年轻音乐人毫不客气发难,艺术成为投向敌人的匕首,“这是年轻一代对文化僵尸的‘降维打击’!”

微博@BoPeeeep 这两天推特上好不热闹,看得我属实不爽。第一首DISS献给方阿姨了,希望您能听懂,不用客气。

视频见:https://weibo.com/tv/v/ICZXK3KQQ  或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54y197us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抨击方方视频,填词经典:《【聆泠时评】方方日记

深度解析方方之流末日危途的文章:《“定体问”型公知慕洋狗的意识形态世界观终极前提是“自我否定”

郭松民 | 评diss《外方内圆》:方方与愤怒的“金刚”

必须承认,在这个因为疫情而不能进电影院,不能去听演唱会而有些沉闷的春天里,方方女士以她卖力的、倾情投入的表演,娱乐了大众,漫长的日子因为有了方方的表演而不再漫长了,这是她的贡献。

昨天,这场演出达到了高潮。一首diss《外方内圆》出现在网络,只是方方并不是这首diss的主创,而是diss的主角。

这首嘻哈风格的说唱歌曲(https://weibo.com/tv/v/ID9O31GOw)在微博上很快就获得了数万转发以及大量留言,形成了一次小小的狂欢。

不少人要推荐作者——一位微博账号为@BoPeeeep的女孩——做2020微博说唱冠军了。

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年轻一代对已成“文化僵尸”的方方的“降维打击”,这话说得对。

面对这样一首流畅的diss曲,我们能够想象方方女士将完全不知所措,表情有点懵圈,眼神有点无辜,被她视为“大杀器”的“极左”、“反对改革开放”之类的帽子,在这样的维度里完全失去了杀伤力。

对于在diss旋律中狂欢的年轻一代来说,方方不是论战的对象,她的攻击性言论都是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噪音。

她双手叉腰横眉立目“你看我怕不拍你”的夸张站姿特别具有喜剧感,她越是怒不可遏就越显得滑稽。

打一个比方,年轻人就像驾驶战斗机玩出各种惊险特技的飞行员,而方方女士则如同站在帝国大厦顶端的“金刚”——

她还是庞然大物,但没有真正的危险性,她的拳头只能打向虚空,使她自己失去平衡,最后以尴尬的姿势掉下去,却不能对飞行员造成任何伤害。

02

@BoPeeeep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以前有过什么作品,我并不了解。简单翻了一下她的微博,就在首页上看到她4月1日发的一条(见截图)——

“不会忘记,不敢忘记,不能忘记”——说得深情而又痛切!

每年的这一天,用各种方式呼叫永不返航的海空英雄王伟,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仪式。

这是一种真诚的表达,也是一种庄严的自我提醒。

有了这样一条微博,暂时也就不需要了解更多了。

03

可能有的朋友不太熟悉流行文化,这里略作解释。

diss,即英文Disrespect(不尊重)或Disparage(轻视)的简写,意思是指看不惯,轻视,鄙视的意思,现多用作diss某人,表示怼某人。

Diss曲,则是指一首歌曲主要是为了表达对某些人、某件事、某个巨无霸的鄙视或轻蔑。

diss《外方内圆》的歌词如下——

湖北有个女人叫做方方

可是方方最近好像有点慌慌

不过沾了一点*****的芳香

为什么人们对她“仗义执言”的话抛出了钢枪

“有哪个正经人会在网络上写日记”

“十几天出一本书收稿校对加翻译”

“满地的无主手机都是靠‘朋友’的讯息”

“为苍生立命也住两千万别墅群”

这都不要紧

“我看你们都没有恻隐之心”

“在与瘟疫的战斗中竟然会有人死去”

该叫你伟大艺术家或AKA鲁迅

“世界一片黑暗方方是唯一那道光”

“反对的都是或者脑门受过伤”

“不敢说真话是因为顶着枪”

“武汉的良心怎么能够让你随便抹了脏”

笑看这场戏

唱的够滑稽

丑态百出的喜剧也能骗颗泪滴

在黑与白之间

荒谬成诗篇

就让时间在此证明一切

永远不会忘记伤痛

只是该痛定思痛

偏执的表演筛选着配合演出的观众

用惯用的手法煽动舆论

无论真假评论区从都没有疑问

不需要负责因为这只是日记

就算被说成报道也没有关系

每一滴笔墨汇入民族伤痕里

伤痕文学新一代鼻祖必须颁给你

偏偏要装成一副真相发言人的面孔

当腐朽褪尽才发现你怎么还在裸泳

是的你没说错我们确实有后台

被你带走的良知在你走后来

普通的人民从不普通

如果你想戏弄还得下点苦功

被迫害你配吗称颂也有苦衷

以为你武松怎么成**股东

如果你听不懂这首歌我表示同情

毕竟你是高贵的主*而我只是聋民

在这动荡的世界你看不懂的格局

海外的同胞被欺凌少不了你的虫鸣

是的关于你的时代已经落幕

新一代的年轻人将担起强国的重负

撕碎那些反智与歧视的破布

绝不放弃批判也绝不作茧自缚

04

这里对这首diss略作点评。

首先,歌曲取名《外方内圆》,很妙。

在汉语中,外圆内方是一个褒义词,表示一个人虽然看上去圆滑,但内心深处是有原则的。

外方内圆的则刚好相反,意味着一个人看上去好像很刚,但内心深处却没有什么原则,嘴上是主义,肚子里是生意。

比如,“日记”在海外出版,虽然会给一切在海外的华人乃至亚裔带来危险,“海外的同胞被欺凌少不了你的虫鸣”,但和巨额稿费以及“文学奖”的诱惑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其次,看不上方方及其拥趸的虚伪和双标。

第三,也瞧不上他们的自恋、自媚,以及对批评者的污蔑。

第四,惊讶于他们的胆怯与无耻。

第五,宣告未来不属于方方及其拥趸。

“是的,关于你的时代已经落幕”、“新一代的年轻人将担起强国的重负”!

05

围绕方方日记的讨论,其实到了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因为一切成年人之间的论战,目的无非是为了赢得年轻一代。

这里最重要的结论是:

共同的国家认同,是一切争论的基础。你可以“左”,也可以“右”,但不能反对自己的国家——即我们的人民共和国!

否则,必被年轻一代diss!

郭松民:方方和簇拥她的“大咖”们

2020-04-03

还可阅《文化汪达尔人在中国的末路——旧文人阶层的困境

01

写下“文化僵尸”这个词,我略微迟疑了一下,但一想到方方及其拥趸没有片刻犹豫就把批评者称为“疯狗”、“爱国蛆”等等,也就释然了。

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何况用“文化僵尸”来形容她本人以及支持她的那些大咖,也恰如其分,并非名不副实。

为什么可以用文化僵尸来形容她们呢?

这是因为她们使用的概念、叙事框架等已经死亡了,解释不了鲜活的、日新月异的现实,所就只好用“硬套”、“硬扣”、“硬掰”之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方方就习惯于以不变应万变地派发“极左”帽子——于是就不能不呈现出僵尸状。

02

方方女士本人及其“日记”,已经是过去式,不值得过多讨论,值得讨论的是围绕对“日记”争论所引发的现象。

细心的观察者很快就发现,支持方方的“大咖”们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基本都来自文学界;二是多成名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此后则失语多年,基本靠以前的名声混日子。

而方方“日记”的批评者中,固然也有方方的同龄人,但更多的却是80后、90后、乃至00后。

于是,有人将这场争论归结为新旧之争。

这样说也对,但我们还可以做更深入的分析。

03

年轻一代为什么讨厌方方?

理由可以有很多。包括方方在“日记”中造谣以及谣言被揭穿后的强词夺理,包括对特权的炫耀、沾沾自喜,包括自欺欺人的“两个绝对”表态,等等。

但在我看来,这些都还不是主要原因。

在社交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人对你讲话,从内容上说似乎滴水不漏,但她一个细微表情,比如嘴角一丝幸灾乐祸的微笑,很可能就令你立即感到厌恶。

方方的“日记”也是这样。

年轻一代之所以厌恶方方,就是因为她在行文中下意识地流露出来的以外在于中国的他者自居和无法掩饰的鄙夷中国的情绪。

方方和那些支持她的、八十年代成名的“文学”大咖,共同分享了这样一个话语框架,即“传统/现代”、“落后/先进”、“愚昧/文明”=“中国/西方”。

这套话语框架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并成为他们的潜意识。一方面,他们用这套话语框架解释一切,另一方面,离开了这套框架,他们就完全丧失了话语能力。

04

这套话语框架之所以出现并长期居于主流地位,是有历史原因的。

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被打破。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国门徐徐打开,西方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的消费社会,与中国处于早期工业化阶段清贫简朴的生活形成巨大反差,这使知识精英阶层产生了严重的失败主义情绪,反传统、反体制、解构革命文化,逐渐成为潮流。

这一潮流在国外得到西方世界的加持,在国内得到一切不满中国革命的文化精英的推波助澜,并和中国100多年半殖民地历史所遗存的买办知识分子传统形成共振,一时蔚为大观,遗祸至今。

多少文化精英受益于这套话语,已经很难精确统计。

有人靠在银幕上诠释这套话语拿到金熊奖、金棕榈奖,有人靠用小说阐释这套话语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更多的人靠这一套话语成为总编辑、作协主席、代表、委员,等等,风光无限。

方方的“日记”一出,之所以声势浩大,得到了那么多文学“大咖”和主流媒体老总的追捧,原因就在于,他们都从“日记”中嗅出了那种令他们感到熟悉的味道,这种味道伴随着他们度过了风头无两的巅峰时刻;他们也意识到这是一根稻草,抓住这跟稻草,他们才能重返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日子。他们本能地意识到,保卫方方“日记”,就是保卫自己的光环、话语权和地位。

05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套话语框架从一开始就是对历史的错误解读,揆诸今天的现实,就更显得荒诞不经。

在熟悉西方世界的年轻一代看来,这套框架根本就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歪曲,世界是平的,美国并不在山巅,中国也不是洼地。这套框架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解释力,而其间散发的鄙夷自己祖国、鄙夷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气息,简直令人作呕,类似一种小便失禁的老棉裤所发出的气息,大咖们嗅之欲仙欲死的神情,也令他们大为惊讶。

方方意识到了危险性,她极力想把这场争论纳入“改革开放”VS“极左”的框架,以确保自己可以在政治正确的保护下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对任何一个没有偏见的旁观者来说,他们看到的都是一群摇摇晃晃的文化僵尸,簇拥在方方周围,对阵规模宏大、朝气蓬勃、有着无限广阔未来的年轻一代。

当然,年轻一代也有自己的困局,那就是“话语的贫困”,他们还没有一套圆润如“普世价值”那样的话语,来解释中国的成就,但这是可以解决的,毕竟存在是第一性的。

文化僵尸们面临的困局则是“事实的贫困”。他们霸占着话语权,但事实坚定地反对他们,于是他们只好靠编造事实、无视事实来自圆其说。

06

近40年以来的历史,按照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等不同阶段,但这些文化僵尸还沉睡在第一阶段。

剧烈的争论令他们诈尸,于是他们就带着僵尸特有的腐臭和僵硬蹦了起来,但摇晃一阵之后,还会倒下去。

僵尸就是僵尸,不可能再获得新的生命。

未来是属于那些尊重事实、热爱祖国的年轻人的,这难道还有任何疑问吗?

网友评人民艺术家@BoPeeeep创作“关于你的时代已经落幕”说唱乐抨击方方

@罗马假日Amor:网易云名字: Bo Peep 大家多多关注 其他歌也很好听!

@culleee:说唱新流派——极左说唱

@糟糕的黛西:年轻人,中国的未来,越来越难摆布了。他们再难被“极左”或“极右”带偏。他们如今能听到各色各样的声音,加以分析判断,做出合理的认知。方方有句话说的是对的:“幸好我老了。”“民主自由人权”的大旗她确实抗不了几年了。

@江南烈火51020:听得我老泪纵横……咱们的孩子,太棒了!谢谢,孩子们!有这样的你们,中华民族怎么可能不复兴!祖国因你们而充满希望!少年强,国必强!

@I同此凉热I:你有你的日记我有我的风气。你拿无良笔我有中国心。你在叫喊满地手机我说你真tm像个垃圾。

@衡阳社:从饭圈女孩开始,所谓“90后、00后是中国垮掉的一代”全面而彻底地不攻自破,绝大多数向上向善,自信自强,独立开放,不妄自菲薄,亦不会盲目自大。一棒接一棒,中国的美好未来早已可以预见

@九野茂哥:挺棒!喊话方方:没组织也自发地成了组织,没组织也让你说成了组织,有组织就有组织,我们不在乎你说我们有没有组织,反正我们是“尊宗敬祖”的“一代新知”,看不惯你就甩你两个字:鄙视。

@肥木有:曲尾有点反高潮了,不过真,心,牛,逼! 我一靠写作为生的中年男子,只能恬不知耻地用脏话来形容了。 

@看漫画的鱼:[doge]极左人士过来报道打卡。歌词好,歌声更好。唱出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于圆圆的不屑。

@吴法天:年轻一代的声音。九零后零零后恐怕要被扣她“极左”帽子……

@游悠先生:中国的青年,虽然也有的因吞食腐臭而弯折了精神、肮脏了肉体,却更有的如这般盎然挺立、百折不挠!他/她们如荷莲,不会因淤而染,他/她们似梅竹,不会因霜雪而夭。他/她们是中国真正的青年!

@之滇先生:可以去搜一下几年前慌慌的“软埋”被禁,她当时的理论和现在一模一样,质问她否定“土改”,她回应“文革”扣帽子,嘴硬从来如此,思想一直肮脏。一定给博主点赞,棒棒哒!

@欢乐维它命:好听好听!第一次觉得说唱居然这么好听!转了转了!后生可畏

@V闪闪:[话筒][话筒]在文化上,方方的时代落幕,年轻人的新时代开启。

@ 某不知名楼民:"新一代的年轻人将担起强国的重负 撕碎那些反智言论与歧视的破布 绝不放弃批判也绝不作茧自缚"写的真好[赞]

@kobe_xu_cn:少年强则国强,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哪有那么容易被那些老东西忽悠瘸啊

@军械喵大人:艺术家到底是艺术家,硬是将“口吐芬芳”这个老词拔高到了新境界,不服不行。

@抖蚓:特别喜欢,由衷赞叹,这就是我们“极左”的年轻人,可惜方方们不懂

@ eric_liaozm:写给方方的歌,超好听,歌词又写得很入味 方方,你慌吗?@方方

@LKTen:MV或者封面推荐搞一个《为弄臣加冕》那副画

年轻一代轻轻动了下手指。【油砂】

这歌就是他妈的给力,小朋友们给她一个大耳刮子。【游糊】

相当服气【随便逛逛】

现在的小孩真牛!【土砖头】

三到五个人团队10几个工作日(兼职)【板车】

僵化的宣传部门僵尸被年轻人按在地上摩擦【咩】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2004/1706.html

本文话题: 爱国 艺术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