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日寇官方认证汉奸:贺卫方、蒋方舟、何兵、段宏庆、熊培云、马国川、马立诚、胡锡进

作者:炎黄综合 来处:炎黄之家 点击:2021-06-08 10:23:00

日本外务省公开了一部分接受日本资助的“中国学者”名单,包括清华青年作家蒋方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南开大学副教授及南风窗记者熊培云、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凤凰周刊副主编段宏庆......作家、教授、媒体人,一个个都是”知识精英“、“社会名流“。

招揽中国知识分子:以在中国言论界拥有强大影响力但与日本关系稀薄的知识分子阶层为目标,从平成20年开始实施的招考项目。平成30年招揽个人10名、团体1件(4名),累计招揽人数达到个人93名、团体83名共计176名。

以后大家可以指着鼻子骂他们“汉奸”了,因为这不是我们说的,这是日本外务省的“官方认证”,说他们是“拿了日本钱”的“汉奸”,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不算侮辱,不算污蔑,不算人身攻击。我把你做过的事儿说一遍,算骂人吗?

  1. 新时期日寇官方认证汉奸名单

清华作弊特招女蒋方舟业绩评估:平成27年(2015年)的受聘人员蒋方舟,是20多岁已经受到较高的评价的作家,于平成28年3月(2016年3月)与作家西木正明对谈,获得很大反响。2016年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在东京滞留一年,2017年将日记写成《东京一年》出版,2017年底已发行15万册。

何兵业绩评估:平成29年(2017年)受聘人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教授何兵,通过拥有100万粉丝的微博频繁发布自己在日本的见闻,以及日本的司法制度和纠纷解决制度问题,共计获得800万次的访问量。作品含《日本法官为什么从不腐败》

段宏庆业绩评估:凤凰周刊副主编,平成28年(2016)的受聘人员段宏庆,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发表日本见闻等相关内容——《日本为什么那么干净》,他提出的日本清洁问题在中国国内引起很大反响。

北京青普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国君(平成28年受聘-2016年),2018年6月以“明治维新和中国”为主题组成了研修小组自费来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平成23年受聘-2011年)作为讲师同行,在早稻田大学就该主题进行演讲等。

熊培云业绩评估:南开大学副教授、南风窗记者,平成26年(2014)的受聘人员熊培云,归国后出版629页的大作《西风东土》,初版10万册。成果包括《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

马国川业绩评估:杂志《财经》主笔、经济新闻记者马国川,向中国多家著名媒体投稿共计26篇访日成果报道,总计达到440万条,引人注目;并以明治维新为主题出版了《国家的启蒙》;成果包括《我为什么如此关注日本》等。

罗洁琪业绩评估:平成30年被邀请者中,以“日本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变化”为主题进行调查研究的SNS媒体“界面”主笔罗洁琪,通过该专栏网站“正午故事”,对高龄化社会、灾害时的避难所运营、围绕小学、幼儿园等问题,刊登了6篇关于日本人和日本社会的专栏报道,共计获得229万条访问量。

金融时报中文版主编徐瑾以《不迷路、不东京》、同济大学人文院副教授王晓渔分别出版了《文学、文化和公共性》,其访日期间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国内广泛传播。

人民日报前主编马立诚:《对日关系新思维》、《没有南京大屠杀,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https://share.api.weibo.cn/share/227137906.html

《环球时报》胡锡进:2010年胡锡进受日本外务省副大臣福山借鉴,2014年再次受邀去日本,2014年日本报告专门吹嘘拉拢成功环球时报的业绩。

中山大学研究员荣剑:《中日关系三问》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赵国君:《话说日本》

《南方周末》专栏作家叶匡政:《从日本核电事故看人类生态良知的复苏》

新时期日寇官方认证汉奸:贺卫方、蒋方舟、何兵、段宏庆、熊培云、马国川、马立诚、胡锡进

  1. 新时期日寇官方认证汉奸具体描述

【24万元就把蒋方舟收买了,回来就宣称“想嫁日本男人”】这时,一个机会降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她到东京交流一年,每个月约有2万块钱人民币的补助,而她的工作是,“什么都不用做”。于是, 27岁的蒋方舟,在2016年初开启了东京一年的旅行。

环球时报驻日记者孙秀萍:“日本没有占领一寸土地,和平在中国驻扎那么多年”。

原话:“这样说话没有道理,国家统计都是非常模糊的,再说战争破坏的性度不完全是死伤人数决定的,比如出钓鱼岛之外,日本没有占领一寸土地,和平在中国驻扎那么多年,比如东北开拓团。如果日本真如文学作品描绘的那么邪恶,上述都不会发生,小兵张嘎里的的台词都说日本人买西瓜是给钱的”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89980088/

https://weibo.com/zhengzhouliye?refer_flag=1005055014_

 

段宏庆,男,1974年云南生人。1993-199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后相继从事过教师、律师、记者、编辑等职业。2000年进入新闻业,先后供职过中国新闻社影视部、北京法制报、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杂志等媒体。2009年11月参与创办“财新传媒”(旗下有财新网、《新世纪》周刊 、《中国改革》月刊)。现任财新传媒编委,主管政经新闻(包括法治、民生、环境与科技),兼法律部主任。2003年11-12月受美国国务院邀请作为“国际访问者”赴美考察。2011年1-6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交流学习。

 

马国川,《财经》杂志主笔。1971出生,河北威县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现为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先后供职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经济观察报。

 

熊培云,1973年生,祖籍江西。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 过去与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驻欧洲记者(主笔);《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

 

何兵,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公共决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全国律协宪法与人权委员会委员

  1. 申鹏:日本外务省,公开养狗!

最近,日本外务省公开了一部分接受日本资助的“中国学者”名单。

这批名单包括清华青年作家蒋方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南开大学副教授及南风窗记者熊培云、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凤凰周刊副主编段宏庆......作家、教授、媒体人,一个个都是”知识精英“、“社会名流“。

以后大家可以指着鼻子骂他们“汉奸”了,因为这不是我们说的,这是日本外务省的“官方认证”,说他们是“拿了日本钱”的“汉奸”,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不算侮辱,不算污蔑,不算人身攻击。

我把你做过的事儿说一遍,算骂人吗?

可惜啊,这五个被点出名字的,就是五个50万,也就是250万,日本外务省把他们指出来,就是断了人民群众的财路,这波是人民群众输了,日本外务省赢了。

你说这几个不说我也知道,不都公开的嘛,这叫啥“名单”,我要你告诉我吗?

我说年轻人你不懂,传说归传说,现在这叫“皇军官方认证”,根本一郎铁口直断,还能有假?

这是他们“知日派”大大的“光荣”,不要嘲笑人家,不拿钱的“日本通”,叫什么“知日派”?那只能叫下贱的“精日”,不拿钱的“精日”是没有前途的,这说明不专业、没价值、没影响力,日本政府看不上,天天跪舔也换不来狗粮。

蒋方舟、何兵、熊培云、马国川、段宏庆这五位老师从此光宗耀祖,荣于宇宙,大家一看到他们,就会联想到,“您是拿着外务省钱的学者“!这不比徐静波那个自称早稻田大学讲师的骗子档次和逼格高多了?

当然,你又要说了“蒋方舟、熊培云懂个屁的日本?”人家为什么非要懂日本?人家只需假装懂日本,万事皆云“工匠精神”,人家外务省就心中欢喜。你们这些死宅“精日”天天钻研什么日本漫画、日本历史、日本游戏,说得越多,暴露越多,外务省怎么会看上你们?人家是大作家,大学者,大记者,拥有大量社会资源和文化权力,你“精日”是个什么东西,也配当“汉奸”?也配挣外务省的狗粮?

所以说,日本外务省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人家定向扶持、精准送钱,不比美国CIA和大使馆到处撒币、在线征狗高明多了?美国扶持了一些圈圈功的混子、卖酒的微博公知,天天“中国崩溃”,最后把美国自己都忽悠瘸了。日本外务省培养的“知日派”、“中日关系专家”就高明多了,这些人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报社的资深记者、作协的作家,有的甚至还“根正苗红”,他们的真实影响力,比普通微博大V强多了。

他们甚至不用在网络上吹日本如何好,他们只需要多搞点“中日学术研究”、“日本文化研究”,多出几本书,多开几场研讨会、交流会,给领导干部们“上上课”,让高层也惊叹于“日本文化的魅力”、“工匠精神”,多唱唱“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高调,引导古墓派公知们惊呼“中华正统在霓虹”,这就是大功一件了。

你看,狗粮到了,他们宣传日本是何等卖力?文章一篇接着一篇,著作一部接着一部,动力满满啊,虽然你看着这些标题就发笑,但人家日本外务省就吃这一套啊。

这个时代,汉奸和狗都在内卷!

网络上咱们再嘲笑日本“躬匠精神”、“专注造假40年”、“排放核废水”都没关系,日本外务省的官僚并不看这些,他们的对中国人想法的认知,就是来自于“知日派”们。

外务省不关心中国人是不是对日本有好感,他们在乎的是蒋方舟们告诉他们中国人对日本有好感。

宣传这种事情,宜粗不宜细,宜低不宜高。

你觉得某些“媚日”的谣言很荒谬,很低级,但有些中国人就是吃这一套,很多中国的机关、企业搞培训的时候,还在鼓吹“煮饭仙人”、“日本马桶的水可以喝”、“夏令营中的较量”、“水知道答案”那一套,不要低估了这些阴间玩意儿的生命力。

你觉得“皇军”太“耿直”,做事太官僚主义,活儿太粗糙,那是你们没有搞过资本主义的外宣情报工作,不明白这个体系做事是第二位的,撒钱开发票骗补贴养活体系内的“百万漕工”,才是第一位的。

蒋方舟们工作能力怎样,他们才不在乎。

养狗不一定要养忠诚能干的好狗,但一定要养毛色光鲜、卖相极好的宠物狗。

  1. 补壹刀:日本外务省资助中国大V风波,到底怎么回事?

https://mp.weixin.qq.com/s/omfA07tDFBQz95Xy7Yh4iQ

最近,日本外务省在网站上公布了其下属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会”的业务实际评估报告。

 有中国网友注意到,2008年,“国际交流基金会”针对中国在社会舆论及媒体界有较强影响力的个人推出了一个赴日参观考察项目,截至2016年共有144人被邀请,其中包括73名个人和71名团体成员。

 其中,学者何兵,作家熊培云、蒋方舟,记者段洪庆、马国川的名字在列,报告对他们回国后宣传日本方面的“成绩”评价很高。

 有网友认为,这份“猪队友”的“业绩报表”,实际把上述这些人给“卖”了。

01

让我们来了解下基金会的这份报告。

在“强化日中交流”一栏,报告写道:

在中国,有相对较多的知识分子,他们在社会舆论和媒体界有较强的影响力,但他们与日本的联系并不密切。为此,(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从2008年开始实施以这个群体为对象、邀请他们(赴日参观考察)的项目。(通过)与日本社会各界精英接触,给予他们体验现实日本社会的机会,期待他们发布相关信息,以促进中国社会对日本的了解。截至2016年共有144人被邀请,其中包括73名个人和71名团体成员。

在“中国人邀请情况”一栏,报告写道:

熊培云于2014年受邀(赴日),在回国后的2016年3月,他出版了在日本逗留4个月体验的629页的大作《西风东土》,初版10万册,获得好评。

2015年的受邀者蒋方舟,在20多岁的时候就以作家身份获得很高的评价。蒋方舟在受邀访日期间,与作家西木正明进行了对谈演讲会,得到了《日本经济新闻》《东京新闻》等媒体的报道,并获得很大的反响。

在2016年的受邀者中,记者段宏庆在英国《金融时报》的中文版网站“FT中文网”的个人专栏中,发表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关于日本的干净整洁的专栏文章,在中国国内引起颇大反响,点击量达737万次。

此外,经济记者马国川,在中国多家知名媒体上发表了26篇访日成果的文章,总浏览量达440万次,引起广泛关注。

有网友根据上述描述对号入座,找到了受邀者撰写的文章,如何兵《日本法官为什么从不腐败》,熊培云《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段宏庆《日本为什么那么干净》,马国川《我为什么如此关注日本》。

02

根据官方介绍,国际交流基金是日本外务省管辖的一个独立行政法人。其主要活动范围是文化艺术交流、推进日本之外的日语教育,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日语教师培养、日本研究、知识交流等。

国际交流基金是日本唯一在世界各地综合实施国际文化交流的专门机构。据《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法》第3条规定:国际交流基金的目的是通过综合有效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增进各国对日本的了解,增进国际相互了解,并在文化和其他领域为世界做出贡献,从而为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及维护和发展日本的和谐对外关系做出贡献。

国际交流基金是日本之外地区日本语能力测试的主办者,因此在世界各地拥有较高的知名度。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

基金会本身就是日本外务省下面负责“大外宣”的一个组织,任务是树立日本的国际形象。从日本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工作。

当年熊培云来日本,跟蒋丰见了一面,做了一个访谈。后来这个内容也写进了他的书里。蒋方舟那次来日本后,他们一起在国内的“圆桌派”做过节目。后来蒋方舟出的那本关于日本一年经历的书他也翻了一下。蒋丰说,这两本书给他留下的总体印象都不深。

先不说日本这个举动的性质怎样,它反映出一个方向,就是日本当时把公共外交的努力放在了平民化“大V”身上,作为他们“渗透”或者说是拉拢的对象。日本方面邀请的人都不是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在相关学术方面也都没有什么有影响的成果。他们在对日本的认识上,更像一张白纸。但这些人在公共舆论场有影响力,有粉丝。

日本外宣的方法之一,就是对民间做工作。为了形成民间基础,着重围绕“大V”的点击率、粉丝量来做工作,这是日本公共外交新的招数。实话实说,日本公共外交是有特色的,之前是经济先行,文化相伴。现在是高端先行,平民跟上。

第三,日本也在观察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美国共和民主两党的对华态度基本趋于一致,让日本一些政客更加有恃无恐,更趋向美国了。

日本的公共外交其实搞得也不是特别好。因为只要是由政府主导做的,肯定会留下一些痕迹。国际交流基金会作为日本外务省下面的一个机构,之前类似工作没少做,但是效果一般。

相对比较成功的例子是日本在东南亚的形象宣传。上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就把在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影响作为工作的重点。在企业渗透方面,当时亚洲开发银行主要开展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而且日本还有其他多种渠道。所以,现在我们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还能看到一些“日本风”的东西。

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这些“大V”是通过什么渠道被邀请的,是否是正常的文化交流活动,而在于他们从日本回来,是否因此睁眼说瞎话,为日本洗地辩白,那就变了性质。

  1. 申鹏:日本收买的都是什么人?

https://mp.weixin.qq.com/s/6pty3g4-sjto9Y3psYJnwg

昨天,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为什么日本外务省会这么蠢,直接把资助的公知的名字都曝光出来呢?

实际上,这是因为你们没有当过官,不明白什么是“官僚主义”。

举个例子,日本外务省每年都是有“经费”的,每一笔开销都是要报账的,比如说对中国的宣传、营销、渗透、谍报,你得讲清楚,这钱花在什么地方,如果讲不清楚,下个年度可能是要缩减经费的。

这个事情一想就明白了,下级宣传部门的官僚做事,不是为人民服务,也不是为了日本的国际影响力,而是为了自己的KPI,为了给领导看,给上级看。于是乎,一定要把“自己做了哪些事,写得清清楚楚,挂到官网上,甚至要发个新闻通稿,转个朋友圈,让领导看得到!”

面对上级查账得时候,最好列个表格,“我们收买了多少中国作家教授,出了多少本书,花了多少钱,一笔一笔写清楚”,这叫“公开、透明、廉洁”。

本来是一个非公开的秘密资助项目,被日本的官僚主义者直接挂在官网上邀功请赏了,因为日文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懂日语都能看个七七八八,所以直接就大白于天下了。

现在国内某些人已经在为日本外务省及被资助的这些中国公知、学者、大V、作家们洗地,称这可能是正常的“中日文化交”,然而可笑的是,日本外务省资助的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日本专家”,也不懂什么“日本文化和历史”,让他们去搞中日交流?还不去请新垣结衣、福原爱来搞中日文化交流。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知日派学者”的成果:

你看,除了蒋方舟这个不学无术、浪得虚名、只知道看舞女大腿的文坛混子之外,其他人还是有成果的。何兵教授的《日本法官为什么从不腐败》、马立诚的《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熊培云的《西风东土——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都是“精日”圈子的“名著”,有一定的影响力。

至于他们平时是什么人,你去看他们的微博、搜他们的文章就知道了。

 

平原公子:阴魂不散的“精神日本人”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551412

  1. 申鹏:“日本之友”蒋方舟

https://mp.weixin.qq.com/s/UZJx59PHNLWsSfGvxR7PrA

你把她那些“小说”、“文章”换个无名之辈的名字去投稿,没有任何一个脑筋正常、有基本审美能力的编辑会采用发表,你就算发到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去,也不会有任何流量,你看着那些读起来味同嚼蜡的东西,不会有任何点击进去读到底的欲望。

来看看她在日本外务省资助下写出来的《东京一年》吧,日本外务省给她的钱也不多,一个月两万人民币,她“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在东京生活一年,体验体验日本人的生活,结果她就写出了“围观舞女75度角无遮掩打开大腿,像一块顶级金枪鱼接受食客的检阅和赞美.....观众们真心诚意地赞美!”

她在作家母亲的炒作营销下,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给省报写专栏、16岁成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首届主席(野鸡学会)、19岁被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成了《新周刊》特约记者,《意林》杂志顾问,参加湖南卫视《天下女人》节目,成为《快乐男声》评委,甚至还成了中国电视金鹰奖的颁奖嘉宾。

在台湾“太阳花运动”期间,她公开支持“太阳花”,写出了著名的《抵制一切抵制》,嘲讽中国的“民族主义”,结果却因为不学无术,把“反服贸”,写成了“反服装贸易”,被全网嘲笑。

你把她这小半生的事情,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她就是一个才不配位、徳不配位、三观不正、附庸风雅的“文二代”,作家圈子、文艺资本联手捧起来的一个畸形怪胎、一个漂亮的草包,她躺着赢到了30多岁,却真的以为这一切是源自于自己的能力,还想着继续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走下去。

有人说她“江郎才尽”,可是她什么时候有过才华?

她要不是个作家的女儿,不是一堆文坛前辈、油腻中年们抬轿子,不是从小炒作成“七岁写小说、九岁出书”的“天才少女”,不是铺天盖地的炒作卖人设,不是在世纪初占了信息差的便宜,就她那点文笔和“天赋”,给某些作文出色的普通高中生提鞋都不配。

这回日本外务省公布名单之后,蒋方舟可以改一改头衔了,可以叫做“日本官方认证、接受外务省津贴的知日派女作家”、“75度金枪鱼文学家”、“皇军之友”。

她这一生,没有写小说的才华,本人经历倒是有可能成为小说里的角色。

  1. 熊老六:这是皇军的官方认证

https://mp.weixin.qq.com/s/ypImRzNAQPkPsxc4gMPVvg

我们来聊聊日本外务省在中国养的公知……

女拳拿美国民主基金会的钱,实锤了!科学松鼠会多名成员获得美国科学记者奖学金,实锤了!今天,最大的新闻是,中国公知拿日本外务省的钱,也实锤了!最讽刺的是,这是日本外务省自己公布的,中国公知还没有办法否认!

日本外务省公布的业绩评价如下:

1.蒋方舟业绩评估:平成27年(2015年)的受聘人员蒋方舟,是20多岁已经受到较高的评价的作家,于平成28年3月(2016年3月)与作家西木正明对谈,获得很大反响。2016年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在东京滞留一年,2017年将日记写成《东京一年》出版,2017年底已发行15万册。

2.何兵业绩评估:平成29年(2017年)受聘人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教授何兵,通过拥有100万粉丝的微博频繁发布自己在日本的见闻,以及日本的司法制度和纠纷解决制度问题,共计获得800万次的访问量。

3.熊培云业绩评估:平成26年(2014)的受聘人员熊培云,归国后出版629页的大作《西风东土》,初版10万册。

4.段宏庆业绩评估:平成28年(2016)的受聘人员段宏庆,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发表日本见闻等相关内容,他提出的日本清洁问题在中国国内引起很大反响。

5.马国川业绩评估:杂志《财经》主笔、经济新闻记者马国川,向中国多家著名媒体投稿共计26篇访日成果报道,总计达到440万条,引人注目;并以明治维新为主题出版了《国家的启蒙》。

简单搜索了一下,蒋方舟写了《东京漫游记》,何兵写了《日本法官,为什么从来不腐败》,熊培云写了《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段宏庆写了《日本为什么那么干净》,马国川写了《我为什么如此关注日本》,这些应该都是日本外务省布置的作业吧?

蒋方舟表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她到东京交流一年,每个月2万人民币补助,什么都不用做。

蒋方舟,能把这么低俗的75度色情表演描写的这么高大上,看来每月2万元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难怪何兵曾经发微博说:“如果投胎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日本也不选择当下的中国”……

当网友都在讨论日本外务省公布中国公知名单的时候,老胡,火急火燎地跳出来洗地说,这只是正常的文化交流活动。

我想说,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正常的文化交流活动,就像很多人去超市买菜刀,也是正常的购物活动,但是,有的人买了菜刀做菜,有的人买了菜刀做恶。我们不能因为有人买了菜刀做恶,就因噎废食,不卖菜刀,同样道理,我们也支持正常的文化交流活动,但是,有些公知参加完文化交流活动后做恶的话,也应该允许老百姓批评吧,说好的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呢?其实,老胡真的没有必要这么着急洗地,很多参加国际交流活动镀金的人,回国后,往往都是被所在单位提拔的,这充分说明了国家一直都是在鼓励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

老胡,为什么火急火燎地跳出来为日本外务省养的公知洗地呢?

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环球时报》驻日特约记者孙秀萍,为日本鬼子洗地说:“日本没有占领一寸中国土地,和平在中国驻扎那么多年……”

一个原因是,日本外务省养的马立诚,为日本鬼子洗地说:“没有南京大屠杀,日本不必向中国道歉”,最关键的是,马立诚是《环球时报》年会的座上宾。

  1. 姜文:我为什么不相信日本人友好

姜文说∶在与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的交往过程中我发现,日本右翼分子、反华势力、否认战争罪行的大有人在,并不像我们常说的那样是一小撮,只不过在那里上蹿下跳的是一小撮。不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等于没有正视日本这个强大的对手。另一个不好的倾向是∶我们有些文艺作品经常替日本人向中国人谢罪。而事实上不肯谢罪的日本人是一大撮,我们为什么总要用那一小撮谢罪的日本人来麻醉和满足自己呢?《鬼子来了》这部影片中有几位日本演员,他们以前看过我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很想和我合作,报酬都好商量。但是看了剧本以后,他们有抵触情绪,拍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发生辩论。这批30岁左右的日本演员代表着日本的中坚力量,通过这部电影,我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他们一些比较极端的想法。我相信将来这部影片在日本上演时,观众也会像这批演员一样有所改变,至少对自己以往接受的看法有某种怀疑。

姜文:我很反对那些伪人道主义的作品,就是非要体现出日本人也是爹生父母养的不可——要清楚,他们是日本的爹、日本的娘养的。人性不一定就是善的,在特定条件下,比如战争中,它可能就是恶的。在对中国的这场战争中,日本人丧失了人性。我不希望大家误认为,我以另一个角度拍抗战就抹杀这些,这个事实是不能抹杀的。看以往有些作品在这个方面混淆了,我很不舒服。因为他们往往在替日本人谢罪。这种作品的毒害是很可怕的。为了赢得掌声、赢得剧场效果、赢得影院效果去营造没有的事情,让观众群情激昂一下,得到某种满足,就好比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刀,你却总说,其实那不是刀,是一张纸片。这对谁有好处呢?

 

鬼子来了  说的是鬼子可以很可爱,也可以很残忍,这种转换的权力在他们手中,而不是由我们控制的。抗日战争时期鬼子可以对占领期的百姓亲善,也可以731。片中老农的悲哀在于他们觉得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只要对鬼子好,鬼子也会对他们好。天真的想通过释放鬼子来求得本村的生存。结果鬼子觉得丢脸,屠了全村。

这就很好的说明了抗日战争时期反抗的必要性,我们不是在争取鬼子的善意对待,而是说,我们生存的权利不能由鬼子的心情决定,要把握在自己手上。放在今天也一样,牢记要富国强兵。

如果所有的罪恶都可以被原谅,那就为下一次大犯罪制造了正当性。不是所有罪恶都能被原谅,这就是一个中国人牢记历史警惕日本的原因。你可以去问一下日本友人,“如果我现在屠了你全家,你的后代幸存者会不会和我一起手拉手唱赞歌?”

日本决定核污水排放入海后,招募中韩网红推广福岛旅游 ...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16日报道,由于日本政府此前决定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放到海洋中,让福岛县形象大损。NHK还称,这种做法也让当地遭到了不少“谣言”攻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福岛县决定推出一项新政策:邀请中韩网红出面,推广福岛当地旅游。

因此,为改善自身形象,以及平息“各种谣言”,福岛县计划从中国和韩国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红,让他们在当地体验高尔夫和户外运动等项目,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

报道称,该计划的相关预算方案将在本月22日召开的定期县议会上提出。

日本人脑回路真无法理解。福岛这破事,怎么都应该低调处理,不声不响的等几十年时间淡化吧,日本人就不,非要高调,又是搞旅游推介,又是搞农产品推广。颇有一种世界与老子做对,老子就要怼赢世界的中二精神……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2106/2262.html

本文话题: 汉奸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