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主创们根本不相信至高的理想,也不屑于这种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作者:炎黄综合 来处:炎黄之家 点击:2021-10-03 01:17:00

主要观点可见《为什么不应该让香港台湾导演拍摄新中国主旋律片——《攀登者》成新负面典型

其它精彩文章:

郭松民 | 三评《长津湖》:不要“敌人的致敬”https://mp.weixin.qq.com/s/lhJCMOc8PfBnHXvvmQ8ubw

现在排片的,总想加点自己的想象,想象霉菌都敬礼,承托自己多牛逼。但1,志愿军的牺牲和胜利不需要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来敬礼,我们赢了。2,应该正视历史,美帝国主义的军队在朝鲜战争是极其残暴野蛮的军队。不要试着表现所谓的西方文明,他们就是强盗!【老孔】

1、敌人的致敬真实性存疑;2、敌人的致敬即使是真实的,那也是敌人鼓励自己士兵的手段之一;3、正义不需要邪恶的赞扬。以前坛里不是有过八路对日军致敬的说法么。宣扬敌人的致敬是什么个意思?【一介布衣】

为什么陈凯歌之流,要在主旋律商业片中,用捏造的手法去美化敌人的军队?

长津湖战役后期的水门桥之战,美军对第4个志愿军冰雕连做了可怕的事,连美国人自己都觉得太残忍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757720733328982

180团2连不是冰雕连,他们与美军战斗到最后一-刻,全部壮烈牺牲 https://mp.weixin.qq.com/s/OitscE1-Yp6goLh534JwZA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电影:

@补果君:有些人,永远不会明白,精神是什么

10-01 14:27

看完长津湖了。我不会做影评,只说说自己的感受吧。是一部合格的商业影片。像泡面,饿了吃挺香的,可以方便又快速地补充能量。

单说商业片的话,看个热闹,消磨时间,没大问题,从个人故事入手,将长津湖战役的历史呈现,让人们快速地感受一下战争的残酷,新中国志愿军的不容易,这挺好。

让人不舒服的是:被欺骗的感觉。

宣发牛皮吹太大,几分几秒的东西,拿出来放大宣传。让我想到电视广告:某商品含有氨基酸,比例零点零几,广告却大吹特吹,仿佛有神效。

冰雕连,杨根思,好像是为了宣传,强行贴进去的。

全程无法沉浸,他哒哒哒他的,我只想快进。

爱国好像是时下最流行的标签,贴上就好卖。

历史上惨烈的战役,无畏的牺牲,至高的理想,都变成可消费对象。

电影长津湖最大问题:闭门造车,没精神气儿。

想以小见大,可细节失真,编造痕迹过重。

我想起了电影《横空出世》,将军在土坡上讲话的时候,大家穿着一样的土色军装,可是表情形象各不一样,镜头扫过,分明是个可略过的群像,但你又清楚地看到了谁的嘴角起皮,谁的手掌干裂。

谁是一脸孩子气,谁又是老爹的慈祥模样。

可长津湖呢?千篇一律的面具,剧本空中阁楼,所以演员的演技也仿佛出了问题。

凭空想象的东西,都差点儿味,尤其是人物,除了老雷,其余人啥样,我脑子里都空空的,没印象了。

但凡把《冰血长津湖》的纪录片看完,都不至于拍得这么空洞。

思维惯性是个很奇怪的东西,社会环境、教育、生活经历,都深深影响着每个人。

人是无法跳脱现在回头看的。

就像我们不理解古人三妻四妾,写不出入骨的恐惧和奴性。

现在创作者,也无法理解志愿军入朝作战是怎样的精神状态。

无法理解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决心,无法理解“身后是国家”的紧迫心情,无法理解“新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念,更不理解“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坦然。

似乎,主创们根本不相信至高的理想,也不屑于这种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所以他们笔下的长津湖战役,只是又一场混乱的“哒哒哒”,成本比较高的手撕鬼子,土老帽的思想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再现。

幸而,没有阴阳怪气,我谢谢你们。

谈回历史,长津湖战役复杂又艰辛,我军屡次用战术和顽强的精神意志弥补装备不足,放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响当当的战术,是典型的兵团作战,结果却被表现的很弱智。

9兵团,是解放军当时纪律严明,战斗经验丰富,首屈一指的精锐之师。

我想,这么大的投资,不至于请不起军事专家指导吧?

只能说,狗眼看人呐。

历史上的志愿军,后勤差,装备差,可精神气概是全体中国人最高光的时刻。

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智勇双全、从不绝望。

每个人都抱着决胜的心,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最后一道防线,甘做螺丝钉。

假如现在外星人入侵,有二向箔,一秒拍死全人类。

你还有战斗的勇气和信念吗?

这就是志愿军面对的情况。

在压倒性的力量面前,他们视死如归,前赴后继。

前面的人中弹倒下,后面的人根本没有犹豫,继续冲击。

你能笑得出来吗?

年轻的、精神勃勃的人们,雄赳赳跨过鸭绿江的时候,会没想过死亡的模样吗?战友倒下,血溅当场,尸骨无存的时候,他们退缩了吗?他们继续埋伏,卧倒在冰雪之中,维持抱抢瞄准的姿势,至死不曾放手。

连死亡都不能带走他们的战斗意志。

用那些小资的、后现代人性解构的手法去描述志愿军,是一种奴隶视角。

愿意顺从的奴隶,永远不明白站起来的反抗者有多伟大。

只会觉得他们是“莽”、是“热血上头”,是“好汉”。

有些人,永远不会明白,精神是什么。https://share.api.weibo.cn/share/253633511.html

有些人,永远不会明白,精神是什么

@阿卡姆的大铁锤:一下子想起那个照相馆的短片,从弟弟到姐姐、父亲、妈妈、直到最后那个摄影师,他们穿上军装时义无反顾 一脸决绝的神情 这个国家付出了多么惨重的牺牲啊

 

一个战争电影的制作团队,需要一个学生来告诉他们重机枪打不穿坦克,这样的团队做出来的东西有什么价值?【有才华】

《长津湖》胡军谈出演长津湖访谈归纳:第一,战斗戏份全是徐克搞,第二,这剧没有军事顾问,第三,制作近乎草台,不要说50年代南征北战无法比,81厂时代末期都比不了,几乎近似于神剧。十几个亿花了这点预算都没有?都是洗钱的

胡军在分享拍摄《长津湖》这部电影的感受时,还提到了自己的儿子康康是个军事迷,并且在剧组拍摄时还来探过班。

胡军在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多次提到了儿子,其中还提到了儿子给剧本提意见,并且最后被采纳的事情。

胡军拿到剧本后,因为知道儿子康康是个小军迷,于是就把剧本给康康看了一下,让他看看这剧本写得怎么样,给把把关。

康康看了剧本后,提出了好多意见,比如剧本上写的重机枪把坦克打穿,他说这个是不允许的。康康给胡军发来一段很长的信息,里面内容具体到了子弹是什么型号,坦克厚度是多少等。

在胡军和徐克导演、军事专家开剧组会的时候,胡军就把儿子的意见念了出来,军事专家也说提的意见对,很专业。

徐克导演询问军事专家后,最后修改了剧本。胡军还说,自己对武器这方面,没有儿子懂,儿子能写出很多数据,他做不到。

 

从这两香港导演的拍摄方式来看,他们基本很少看我们以前的战争电影,或者看过,但是内心对我们的拍摄和表达方式是不认可的。因为你们仔细看影片,其更多的表达一种兄弟情谊,而非我们那种建立在同一个阶级之上的战友情谊。当然,靠这种精神维持战斗力的军队是有的。但是,这不是我们的军队。所以,鉴于此种导演的认识层次,电影当中是不会出现什么表现美军的残忍和朝鲜人的悲惨境遇,导演自身的局限性,使其根本无法上升到打击帝国主义,保家卫国,国际主义这个层面上。他们对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目的没搞清楚,或者似懂非懂。他们能表达的最高层次就只能是,我们服从国家的命令去朝鲜打仗,在战场上我们靠兄弟情谊而结成一个奋力作战的生命共同体(美国电影野战排,就是这个路数)。因此,我看这个电影之后感觉有点怪怪的,似乎有点帮派电影当中强调忠义的影子。【金陵吊睛白额大虫】

一群半封建半殖民地成长起来的导演可不就会黑社会帮会那一套么。【油砂】

这正是我想表达的,香港导演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经历导致了他们就只能那点认识层次。你让他们导演点街头黑帮斗殴,市井小民的鸡毛蒜皮问题不大。这种大题材他们hold不住,等于是让一帮龙虎武师去拍秦始皇,你说能拍出什么好。【金陵吊睛白额大虫】

这是这40年来的潜移默化结硕果,不只是香港导演的问题~~~【风兮兮】

其实,我认为本片的着墨点应该是指战员理解了出兵的意义之后,看到了朝鲜人民遭受的苦难之后,才能够在长津湖这个地方以及诸多不利的情况下爆发出的惊人的战斗力和牺牲精神。但是,这个重点根本没有表现出来。【金陵吊睛白额大虫】

港灿懂个屁啊,最大的格局就是三条街的混混,利益就是吃喝嫖赌【板车】

全片貌似只出现了一句“同志”---杨根思那场戏,导演是八一厂的宁海强。 这还是黄建新后面搞出来的补拍【摇号吧,骚年!】

让一个擅长讲述江湖儿女情长,一巴掌天崩地裂的导演去理解一个刚建国不到一年,几乎是光着屁股蛋子叉着腰挑战世界第一的事件,那只能是天赋异禀神功护体了。如果徐(包括大陆的文艺工作者)愿意接受改造的话,多读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或许有点启发。

官僚集团有个重要功能是维持秩序正常运转,政治态度和意识立场是在日常程序里体现,具体判断还要分析下,可以技术性掩盖一下。文艺的本职就是表现,文艺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在表明作者的立场,无可遁形。【游糊】

长津湖、水门桥这个片子跟最近几年俄罗斯拍的二战电影一样,都有一个毛病。在共产党的军队当中根本看不到党组织的存在。士兵作战就是兄弟情使然。【金陵吊睛白额大虫】

徐克作为导演,他理解志愿军与美军装备的代差,理解志愿军美军都很顽强,但他仍然理解不了志愿军昂扬的斗志从何而来,理解不了共产党在这支队伍中所起的作用,在他眼里志愿军的舍身往死或许跟日本鬼子的万岁冲锋差不多。【枪和玫瑰】

确实是这样,在他眼里,志愿军是一支靠兄弟情谊结成的战斗群体,他们在战场上爆发出的战斗力都是源于兄弟情谊。根本就上升不到反对帝国主义、弘扬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理想这个层面。香港导演的境界真的很低很低,小市民的格局。【金陵吊睛白额大虫】

《长津湖》上下两部,全剧从头到尾都是“兄弟”,“同志”两个字跟烫嘴似的,更别说体现指导员的政治工作了,战友见面就是好勇斗狠,战斗全是1v1,无组织无纪律更别说“一切行动听指挥”了。看完后恍然大悟,这就是个披着军装的香港黑帮片!【自由落体】

九零后零零后的历史观成了没有共产党,中国就能把联合国军赶下海了。【游糊】

这个指导员,从头到尾,没有提到哪怕当时宣传的国际主义精神。少了这些东西,我觉得哪天可以发达了,把电影当中志愿军衣服P掉,换成国民党军抗日也成。【金陵吊睛白额大虫】

三个小时的电影,连“美国鬼子”这句话都喊不出来。我一个堂伯当年就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至死,身上都还留着美国鬼子的弹片,他没读什么书,但开口闭口就是“美国鬼子”。很小的时候(小学之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世界上还有黑人这个人种,还从他嘴里知道美国鬼子睡觉不象我们是盖被子,而是钻进袋子里睡的。他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那个袋子了。因为睡着暖和。那个时代总有那个时代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敢于打败一切敌人,而不是你说的那种赌一口气,希望能得到所谓敌人的尊重,这是论调与跪舔只差1毫米距离。【U33】

意识形态方面惯例薄弱,提到为何而战共有三处,一是主席开会说到美军会打过鸭绿江,二是宋时轮动员说到保卫土改成果,三是战场上角色提到军人的荣耀也就是武德啦话说三位导演,两个是香港的商业片动作片老手,一个是受法国电影新浪潮和西方价值观影响极深的文艺世家子弟,虽然都是电影体制内看重的,但能拍成这样已经是超我状态,也强求不了。要也让他们做到《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的理论水平,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利用流量倒是顺手,吴京被当成流量密码反复用。中国的战争题材电影,在老一代艺术家逝去之后,光靠大投资拉动+引进香港动作电影班底+电影文艺圈子第N代,也就是这样了;要想更进一步,也许还得是新生力量能有出头之日那天。【江南鸣镝】

一口气把《功勋:李延年》刷了两遍,以后还会找时间再看,没有看第二遍《长津湖》的冲动。 “为何打仗、为谁打仗、如何打仗”是区别人民军队与古今中外其他军队的三大本质问题,《功勋:李延年》诠释得非常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个人认为是近20年来军事题材影视剧的巅峰之作,虽然也有不少小瑕疵。《长津湖》在诠释着上个问题上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能感到导演在某些点上的“精分”。总之,《长津湖》是一个及格的主旋律片、成功的商业片。病友很多吐槽是有道理的,但最该被吐槽的是某宣:为啥总是选这些人来当导演和编剧呢?伟大的抗美援朝各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俯拾皆是,只要用心,根本无需编带点美国味的故事。一些中青年导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远高于一些圈子中的老大V,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更站得住、站得直。【稻可盗】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2110/2294.html

本文话题: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