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基层公务员日常和稀泥

作者:纳粹兽医 来处:炎黄之家 点击:2023-01-24 12:12:03

我,街道办住建局办事员一只,珠三角地区,市区。作为镇街基层的混子一名,讲讲我日常中和的稀泥。本来是不应该这么多事的,但还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

=================

稀泥一:正在和的,有点与最近的事情相关。

诉求人是一楼住户,司空常见的加建电梯问题。

小概率事件产生了。一楼的住户买的二手房,原屋主在楼要加建电梯时将房子高位出手了,住户在加建电梯公示完之后才收的房子。我们电梯的施工许可证都出了才搞这些,我们也很尴尬。

一楼住户是直接来我们这里反映的,我们也没办法,一楼强烈反对加建的话我们也很难处理。事实上我们也知道我们现行的电梯加装流程是有点问题的,法律没有能完全跟上城市的发展,有一些地方是不明确的。但是各个城市都是这么走了,民不举官不究,都是这样子的。这个不展开,纠纷很多,我也没什么态度,都是工作。

然后,我们就直接打电话叫施工单位先不要进场了,根本不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几家电梯公司都是吃这碗饭的,比我们还专业这些东西,很顺水推舟的就不进场了,先摘到一边了。

当天,我们就接到了3个其他住户的电话,问为什么停止施工了,我们不是已经发施工许可证了,怎么我们政府行为也可以反悔,喷了我们接电话的靓女。我们只记下了两个回访电话,虽然我们代表政府,但我们也是有点脾气的。

然后,我们就开始起底打电话过来的住户的资料了,毕竟不久前我们才批的施工许可证。态度最好的那位先生,顶楼住户!电话中说过理解,因为还是同行,其他住建的,一般来说,我们以后也就直接对接他了,没必要给自己找不开心。

同时,我们也顺手看了规划图,看具体电梯位置和一楼的窗户怎么对的,想想怎么和稀泥。

后续的话,和稀泥方向:电梯大概率还是要建的,可能楼上几家人现在要给一楼的出一点钱作为补偿,大家各退一步就最好了。

个人想法,没有什么想法,原一楼住户是真™的牛逼。

不和稀泥的处理方式:略。

===============

稀泥二:坏结局。

信访案件,这是实在没办法才直接推到信访局了,直接走信访流程,一了百了。

诉求人是几位阿姨(远远大于500只鸭子那种),诉求是他们的房子因为附近房地产开发产生了裂缝,要求房地产商给予补偿、修复。注意,重点一:这件事几年了。

在几个月前,这几个阿姨开始来我们这里“反应”情况,频率一周两三次,每次刚好卡上班后半小时,每次都是几个人抱团一起来。简单来说,就是极难沟通,一、是我们根本插不上话,二、是我们插上话了,她们也根本理解不了我们的话,只会抱一个死理:我的房子裂开了,我的房子在他们应该维修的范围内,他们要给我修。

事实上,在当时房地产开发的时候已经给附近的居民量过距离,在距离内的事后也维修过了。她们就咬死她们肯定也是在范围内的,不修就是房地产商没量。原话:“我叫他们量了,他就是不量,我这肯定是在范围内的,就这么点距离,他就应该给我修。”注意,重点二:距离。

开始,我们也被带到坑里了,想着可能是他们刚好在基坑按距离扩大后的角上,就差那么一点,我们就好声好气的帮他们联系了房地产那边,协调一下看能不能修了,给个面子。房地产那边也好声好气的回了我们,打太极把我们打回来了。

没办法,就这样和几个阿姨说了。阿姨不服气。喷了我们一脸屁,说我们这些政府的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到,一点用都没有,每周继续按时打卡。爆点一。

Ok,交锋二。我们走流程,以我们局的名义向房地产商送了协调函,问清楚是怎么回事,房地产那边也回函了,有理有据,按照法律规范写清楚了,态度明确,他们就是不管,咬他们也没用。这时候就有点不对劲了,这个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代表了一定的问题了。我们又去找社区了解了情况。

调了一些他们之前的协商记录回来,事情更加明了了,这就是几个阿姨想借着政府的大旗去咬房地产商一口,在之前,房地产商已经给一个阿姨修过一次了。这几个人逮住这一只羊就死命的薅羊毛,难怪社区那边也不管她们一脚踢上来给我们了。

好,我们好声好气的又给她们讲,听不见。被她们喷了几脸屁,几句话像车轮一样来回说,就是认死理。窝气。

一个阿姨怼了我们一句(大意):“你把你们工作的内容拿出来给我们看,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你们做事了,你们说发函件了,文件呢?怎么不拿出来给我们看?给我们开一个回执,说我们已经来这么多次了,你们还是办不了事。“爆点二。这直接怼脸了,口水都喷到脸上,质疑我们是废物了。

气,直接拉下去交给信访局,交代信访流程,不侍候了。

等到移交的信访件,受理书、回复书一条龙服务,亲,建议你们走起诉流程哦,顿时神清气爽,她们也不再来了。结束。

细节补充:

重点一,时间这个问题跨度有几年了,她之前找房地产那边修过也不给我们说,现在的损害是不能确定是当时造成的。她们现在来找而不是前一两年找,有点说不过去,我们也很难搞,这涉及利益的东西,不是一两句话的事。苏州过后没艇搭。

重点二,距离。她们说的那个距离事实上是她们社区当时和房地产商搞回来的,是一个情理的距离,是已经卖了面子的。开始我们不知道,还想求爷爷告奶奶的让房地产商少少出点钱给她们修了。后来发现不是这回事,我们也不能强求房地产商给她们出钱了,这点事还是有点避讳的,政府多少还是应该有点公信力的?

不和稀泥的处理方式:略。

==============

稀泥三:好结局。

诉求人是一对老夫妻,投诉楼上装修成劏房,加装了很多厕所和浴室,现在漏水,要求我们处理。

很好的一对老夫妻,讲话有条理,能力很强。

我们派同事去现场了,没找到楼上屋主。后来还是这对夫妻给了我们楼上房东的电话,囧。按照工作经验,双方还是有点历史问题的。我们又和执法局的去看了一遍,房东说已经没人租了,因为漏水。我们给夫妻反馈了。

大致应该就这样了,一般来说,这种加装厕所的装修是有点过分的,我们可以责令整改恢复,但 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入户检查,交给执法局那边强拆的话也很难处理。没事我们也不会去怎么管。

后来,夫妻又来了,还是漏水,还给我们看了视频。说是楼上还是有两个人在住,我们被房东骗了。

我们又与房东交流。

吓:你劏房的装修不和法律,我们要动真格了,我们要转交给执法局去强拆你的厕所。

利:你把漏水解决了,我们就当无事发生,你也可以把房子再租出去,大家和气生财,你不漏水一个月能多租几个人多好,楼下也不会投诉你。

后来,房东同意先垫资叫物业去修理,我们也给物业电话去修了。

为什么垫资?补充:漏水是历史问题,不能确定是加装厕所还是房子老化主水管出现问题了。楼上不愿意修是觉得这是主水管问题,应该两家人一起出钱,上下两家已经吵过了。所以才闭门不见。

我们叫楼上先垫资,后续应该就没有后续了,如果是主水管的问题,那就再接到投诉再说,我们现在是已经将这个问题暂时处理了,老夫妻很满意,这就没事了。

个人想法,能有人接受我们的调解解决问题,还是很不错的。

不和稀泥的处理方式:略。

=========================================================

开始抒情。

不和稀泥的处理我没写,因为我不怎么会,我们也和稀泥了。但处理也不外乎这几种:司法途径(如果基层法院顶得住?),强制执行(指代履行)(如果执行的了?)。

基层职能部门与人民个人的关系:作为基层混子,大多数的纠纷我们都是靠和稀泥解决的,威逼利诱。因为,我们住建对个人在事实上是没有什么相关业务的,想要在行政尺度上有所操作也是不可行的,简单来说,我们没有很直接的利益关系,行政范围也不在个人头上,或者说,我们很难强制执行到个人头上,其中有很多的程序在,尤其是现在要求的法制治国,我们所有的所有操作都要按法律走,不能过线。我们没有相关权力,我们只能调解,还是调解。现在,我们能解决一些问题,都是各位给了我们一个面子,给了政府一个面子,让和稀泥能这样延续下去。

最大的感受,我们现在的政府是一个大家长式的政府,政府有对所有人负责的义务,所有的人在第一时间还是会向政府求助的,不管对不对,人们愿意去相信政府。这也是我们政府能够在疫情期间执行力爆表的原因。究其原因,个人觉得应该是宗族主义的一个历史性转化,我们是有文化血统的,这是一个由于城市化带来的:基层政府代替了原来族长的地位。现在的所谓乡贤,其实是历史倒车。当然,自己的看法,毕竟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程度比较高,一叶障目。

================

开始甩锅。莆田相关。

自建房建设,需要从国土局拿到规划,然后到我们住建拿施工许可,就可以动工了,住建不会卡的很死,自建房这一块监管力度还是比较松的,只要你们不作死。

换地方需要重新报规划,重新走流程。

因为有纠纷不能动工,叫到我们了,大概率会,属地责任,我们也只能调解,我们只有我们的嘴和面子。在这个层面有相关职能的,或者说有权力的,只有公安。

话是这么说,但是公安不会搞什么大动作,公安的维稳任务是最重的,没有事就是好事。

================

有人说我们没用,确实。

有很多时候我也理解不了这么多的纠纷。

从地铁上保安抱女生那个事件开始,基层人员该怎么做,又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又来了。事实上,个人的看法是:一直都将会是这样。

在基层,有的没有相关职能权力,有相关职能权力的又不能执行相关权力,只有真到底线了,才能动真格,我们也很为难。只能祈祷相关现象有一天会突然消失。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2301/2442.html

本文话题: 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