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炎黄会 > 正文

个体联合干翻传统组织:从媒体到社会行动

作者:炎黄综合 来处:炎黄之家 点击:2023-01-26 16:13:05

2016年11月9日米国总统大选结果出来,被美国绝大多数主流媒体反对的川普,成了总统。为什么连共和党精英们都不愿意支持的川普,能赢得最后胜利?根源当然是米国社会分化,被抛弃的大众,群起反抗精英联合体。这里面重大看点在于,这是网络自媒体第一次在政治上干翻了传统媒体。川普支持者很大程度上是靠网络各种小节点的信息手法,帮助川普打败对面的精英集团。

“这次总统选举,美国主流媒体以“黑”特朗普为主,带给人们很多片面的信息。但如果人们持续关注美国的非主流媒体、自媒体,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美国的非主流媒体、自媒体支持特朗普的居多。自特朗普参选以来,他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持续攻击,而关于希拉里的负面新闻则相对较少。主流媒体经常有意曲解特朗普的演说内容,将他塑造成极端主义者、性别歧视者等误导大众。而特朗普的许多观点实际上反映了美国人对近十几年来美国社会发生的变化的忧虑。非主流媒体、自媒体大多对特朗普的竞选纲领和表态给予支持,期望特朗普能带领美国走出目前的困境。”

中国左翼媒体人李北方也很有感慨的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只能靠资本的“包养”才能生存,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类资本的传声筒,参与到以资本逻辑改造社会的游戏中。这样的媒体不可能有独立性,更不可能有公共性。做媒体不容易,门槛太高,尤其是政策门槛高。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解决了门槛问题,让有志于此的人有了新的实现理想的形式。移动互联的时代,接受信息、阅读文章的方式变了,可是喜欢严肃阅读的人没有减少,无非是把阅读阵地从书籍和杂志转移到手机上了。更重要的是,目前已经广泛存在的打赏行为表明,不少读者是愿意为有品质的内容付费的。”

正如互联网让独立媒体有了点可能,相应,民间各种好活动,也有了借助互联网,通过资助者分散化,实现行动独立的可能。

在这个社会行动互联网平台上,每个人有觉得有意义的、非慈善性质的公益项目,比如特定小项目研究,比如翻译个维基解密有关中国的电报电邮,或资助哪位为捍卫中国受了委屈的英雄,就可以作为一个项目发上来,寻求各种形式的资源支持。或者哪位觉得愿意花点钱做某件事,但自己没时间做,就可以做个项目放上来招标。

民间组织过去最大问题是财务不独立,受大金主束缚大,行为往往不独立。民间组织的独立,很大程度上是神话。

个体社会行动者或民间组织无法自己赚够自己运营费用情况下,其它还能维系尽可能独立的出路,就是让自己的资助者尽可能分散化,没有哪个资助是不可少的。这样行动者就不会轻易臣服于任何威逼利诱,不会有哪个大金主用“活或死”来威胁自己。

“社会行动项目威客众筹联劝平台”就是帮助社会行动获取众多小额资助和其它各种形式资源支持,形成广泛的社会行动资源众筹和配置长尾地带。

葛兰西区分“传统”和“有机”知识分子,以其所在的组织与该组织所代表的阶级的联系紧密度来衡量知识分子有机程度。传统知识分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独立于社会各阶级之外,看似体现了某种超越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连续性;与历史上垂死的阶级有联系,却又自称具有某种独立性。而有机知识分子在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明确表达出他们那个阶级的集体意识,同时他们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人民阶层需要造就本阶级的有机知识分子,从而把人民活动中所固有的潜在斗志和潜力挖掘出来,并使之协调一致。由此,有机知识分子同他们的阶级的关系成为这样一种辩证关系:他们从人民的经验中汲取养料,同时又向人民灌输理论意识,这是任何革命运动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为此,无产阶级需要改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意识形态上’竭力同化并征服传统的知识分子,使之为自己的事业服务。

按这种逻辑,人民也需要立足于人民中的有机社会行动者,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并获得人民支持。互联网时代让有机社会行动者有可能突破资本逻辑,在不依附于其他力量的前提下开展社会行动,更直接与人民沟通联系,形成扁平化的社会行动动员和行动结构,较之传统民间组织更有力量和效率。

这期待很好,未来我们会通过实践来验证和调整。

附录:向打赏的朋友道一声感谢,你们我看到了媒体独立性复兴的可能

原创 2016-10-06 李北方 行走与歌唱

我写这篇东西,除了表达一下感谢之意,还要表达另外一层意思:我写的东西,并不能帮着大家挣钱,反而时常增加读者的痛苦,竟然还有那么多人主动地打赏,我觉得,从中可以看到在新的传播技术的支持下,媒体的独立性有了复兴的可能。这无疑是个令人欣慰的趋势。

媒体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对塑造社会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媒体难辞其咎。媒体的表现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根子就在于缺乏独立性。我不大相信媒体的公共性,因为任何媒体都会有自身的价值倾向,真正独立的媒体也是如此,故而,公共性只能是一种标榜。重要的是独立性,即不依附于任何特定的势力独立地进行表达和分析的属性,读者无论是否认同其立场,都有可能从中发现有益的东西,作为参照。从这个意义上说,带有鲜明价值取向的独立性中才蕴含着真正的公共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只能靠资本的“包养”才能生存,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类资本的传声筒,参与到以资本逻辑改造社会的游戏中。这样的媒体不可能有独立性,更不可能有公共性。

比如,在新媒体尚未兴起的时候,报纸有过一段黄金时期,那时候报纸都很厚,动辄近百个版面,厚厚一沓,而且定价很低,有五毛的有一块的,卖报纸根本无法覆盖成本。据说,有精明者研究过报纸的重量,发现买了报纸,直接卖到废品收购站,中间就有钱可赚。这样的报纸当然只能靠广告活着(一度活得不错),那么它在价值观上是不可能独立于广告主的要求的。以地产领域为例,地产广告曾经是报纸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们还能指望这些报纸能独立地、公正地谈论房地产市场吗?它只能成为房地产炒作的一个环节。

我老早就有一个念头,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办一份不靠广告生存的严肃媒体,靠发行实现生存和发展,那样的话,这份媒体就可以只对读者负责,保持独立性,实现公共性。对读者负责不同于迎合读者,否则办黄色小报也可以叫做对读者负责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价值观,是分析能力,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媒体产品终究是可以找到喜欢他的读者的,我相信热爱严肃阅读和严肃思考的读者会一直存在,虽然这样的人占人口的比例不高,但我们的人口基数大啊,换算起来就是好多人,支持一份严肃媒体的运转是没有问题的。

但做媒体不容易,门槛太高,尤其是政策门槛高。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解决了门槛问题,让有志于此的人有了新的实现理想的形式。移动互联的时代,接受信息、阅读文章的方式变了,可是喜欢严肃阅读的人没有减少,无非是把阅读阵地从书籍和杂志转移到手机上了。更重要的是,目前已经广泛存在的打赏行为表明,不少读者是愿意为有品质的内容付费的。这很重要,因为媒体人的业余写作和媒体运作有本质的区别,媒体需要定期地、达到一定数量的内容生产,涵盖面也要足够的广,这样才有可能产生介入社会的影响力,但这不是个人靠业余时间就可以做到的,没有一定数量的有意愿付费的读者群和相应的包括支付手段在内的技术手段的支持,再好的想法也白搭。

以我的公号为例,目前我当然还不能通过打赏收入来过活,但我也没有投入全部的精力来做,假设我全心全意地为公号的读者写作,通过不间断的写作来持续地扩大影响力和读者群,那么是有可能以此为职业来生存的。如此一来,我就成了真正的独立知识分子了——只为我的读者思考和写作,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推而广之,以相同的逻辑来运营一个自媒体,也会是可行的。如果能按这样的方式成功地运营一份(自)媒体,对改变当下的媒体生态必定是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的。

诚然,现有的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成功的自媒体基本还是些定位于提供信息消费或者忽悠人怎么挣钱的,但那是经营者自己的选择,并不意味着只有这样的自媒体才能获得成功。新的时代条件也为严肃的、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自媒体提供了机会,也有可能取得成功——当然了,这种成功可能不是其他自媒体那种商业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在不依附于其他力量的前提下实现生存和发展的成功。

互联网一方面是高度遵循资本逻辑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资本逻辑对社会的控制,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内在地包含了反对资本逻辑的因素,为突破资本逻辑提供了条件。这也是绝望中的希望所在吧。(信源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2301/2604.html

本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