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也许就是未来三十年中国渡劫的天王山。
共和国建国已经67年了。走到今天,困扰中国一百多年的生存问题、安全问题、工业化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未来三十年,中国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就是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速度。
2015年,中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47,低于欧洲以及东亚的日本、韩国,不及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1的一半。
所谓养老,本质上是劳动人口的劳动产品在全社会总人口中分配的问题,储蓄、投资、保险……等,都只是劳动产品分配的工具而已。
老龄化问题,实质就是生产劳动产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大幅下降,不生产只消费劳动产品的老龄受供养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大幅上升。
钱只是符号,关键是劳动人口提供的劳动产品。一来就是国家,国家能凭空变出资源、变出粮食?政府也不过就是个二道贩子,搞搞分配、过过手而已,它是不能提供产品的,除非出去抢!从宏观层面上看,货币只是一种分配劳动产品的工具而已,重要的是劳动产品。政府从分配角度当然可以给育龄人口更好的福利,分配倾斜嘛。同时这就意味着非育龄人口所得减少。
技术能部分缓解老龄社会的压力。简单滴说,现在农业人口不到总人口10%,完全能满足全部人口热量的需求,但这并不能解决老龄化的问题。需求是多样化的、与时俱进的,关键是满足需求的劳动如何在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间的分配。
缓解急剧老龄化带来的冲击,途径无非两条:
一是引进移民,欧洲就是走这条路,但引进移民的后遗症目前已经开始暴露了。
二是海外投资,日本就是走这条路,用被投资地的劳动供养本国人口。
东盟十国人口超过6亿,而且年龄结构正好与东北亚的中日韩错峰。几亿人口的大市场+几亿劳动年龄人口,文化差异相对小,距离中国相对较近,不管是从安全还是经济角度,都是中国必须拿下的天王山。
对于中国来讲,要想走第二条路缓解老龄化压力,首先要考虑被投资地的体量,毕竟中国是十亿人口级别的大国;其次要保证对被投资地有足够强的影响力,否则,你的投资就是肉包子打狗。
具体来讲,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两手都要有,两手都要硬。说话要和气,帮助要真诚,文化要有吸引力,这是软实力;技术有代差,家伙要硬扎,关键时刻还要敢使出来,这是硬实力。
以中国目前的工业实力、军事实力来看,整合东南亚的硬实力是基本具备了。目前的关键在于,要让人相信你有大棒,而且敢于使用大棒。这样,人家才可能大棒+胡萝卜两手之下被你整合。
有个问题,资本既然在国外能赚到钱,为什么还要养国内的人口呢?所以,得是国家意志能影响、控制、提供保护的资本。没有大棒,对外投资就是肉包子打狗!资本要是没有后面的枪炮支撑,还不是羔羊一只。
网友讨论:
早说了东北亚一体化已破,南向与东南亚一体化才是出路,一路一带,重点在一路,东南亚又是一路起点。要和东南亚一体化就必须控制南海,把米帝挤出去。胡萝卜大棒两手准备,菲律宾现在送上门来,该给萝卜还是大棒。如果大棒伺候,其他东南亚国家怎么看?一体化还搞不搞?
如果生育观和社会体不能有效扭转,一切是空谈。即使未来有一场两场或多场的战术性胜利也无法阻止长期的衰落下去。血气终将在天长日久的拉锯中被耗光。
净出傻主意,只不过腾笼换鸟2.0,以前赶跑血汗工厂,现在赶自己的资本出去,其实只要恢复福利房政策,允许企业建集资房就解决问题了,可惜地产党没胆去做。
解决问题不是没有,我一直觉得TB经济在走香港这条路,香港今天的困境就是TB20年后的现状,董建华当年也看到困局,也决心去解决,结果给赶下台,地产党如果不决心去解决,2,30年后必然像香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的年轻人就像港独那样去对待地产党,而不是现在只有公知这些无胆的墙头草说些怪声怪语。资本的选择都是一样的,未来就是美国式资本+香港式中下层。
趁着枪杆子在手,早点提掉内部毒瘤是唯一办法。越早动手损失越小。方法极其简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除了打屁群众,有哪个领导人会为二三十年后才见效的危机去操心?自己任内的每一年怎么混好都在拼命找兴奋剂吃刷数据呢。 英明如太祖者,即便发现自己首提计生与自己信仰的共产主义理念不相容,在论十大关系的定稿里亲自减去计生内容,面对现实压力对计生也只是保持沉默而已,还是放手让官僚去推动计生。二三四代这种减少对国民的投资,寅吃卯粮的做法不是很自然么。那些推动社保名义账户制解决个人账户亏空的专家不是已经说了么,欠的钱应由未来的孩子来还,我们给他们提供了优越的出生条件,他们未来负担重一点是天经地义的,不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子女是不是也是这么要求的。。
还有个法子可以渡劫!从劳动成果分配角度讲,劳动者拿走一块,生产资料所有者拿走一块,受供养的非劳动人口通过投资、储蓄、保险以及政府之手拿一块。分蛋糕,切小“生产资料所有者”那一块,保障受供养的非劳动人口的基本需求,也是可以渡劫的!当然,这一切,对大户都不是事儿!大户资产全球配置,到时候走人就行了!(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