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刚刚在《人民力量并非天然正义》一文中提到,无论是宏观的人民力量,中观的民间组织,还是微观的社会行动者,其行动和行动形式都只是某种工具,本身并非天然正义,到底是否为“善”,还要经过其它一些价值的衡量。关注阶级和国家这两个重要维度,是民力网“人民力量观”的鲜明特色。民力网“人民力量观”坚持以我为主,超越西方舶来版“公民社会”说,打开被禁锢的思想区域,立足于中华文明,研究人民力量动员和实践问题,从中国人的角度来揭示、诠释和改造现实,捍卫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提升中国人民的福利。
* “人民力量”的阶级维度
无论“公民社会”,还是“人民力量”,都无法避开“阶级”关键点,不同阶级在这些宏大概念里,有其不同位置,不同利益,不同动机,无视这种残酷现实,一味用理想主义来描绘乌托邦,要么幼稚,要么别有用心。
资深政治学教授王绍光批评“公民社会”概念时说:
当前,公民社会理论时髦得很。在好多人眼里,公民社会天然合理、天然正义,是应该无条件地予以肯定的“好东西”。现实中的公民社会绝不是一个同质的实 体,它也绝不是一个牧歌乐园”。恰恰相反,“公民社会中有贫民窟与花园别墅,有血与泪,有剑与火。把它描绘成宁静、和平的去处,不是出于无知便是出于欺 骗”。(参见民力网文章《不要再神化“公民社会”了》)
“人民力量”也是这个道理,街头流浪汉,农村老农民,工地工人,办公室小白领,豪宅贵妇,头等舱的富人,他们都可归于宏观的人民,但其利益点有时截然不同,力量大小,对自身力量的动员能力,大不同。
比如“人民力量”何种作为属于善和正义。既然“阶级”不同,那善恶标准有时可能就不同,不再绝对化,而是根据阶级位置而发生相对变换,此时所谓正义问题,会很复杂。
* “人民力量”的国家维度
类似关键点还有“文明/国家”,甲国在乙国推崇“公民社会”,目的并非为了乙国的善治,而是削弱乙国强政府,方便甲国各个击破,挑拨离间,扶植代理人,陷该国于内乱,从而无法赶超甲国,也就是说,我可能没法让自己比你更好,但可以让你比我更坏。
也就是说,从不同国家位置看,同一个概念,也完全不同。
正如哪国生产制造能力强,就会强力鼓吹“自由贸易”,哪国是全世界实力最强者,就会偏好于“地球是平的”,不同国家在各种概念理论里的优劣势位置不一样,都会扬长避短,自说自话,按自己的利益来诠释概念。
同样是人民力量的支持者,一个自认是中国人,另一个自认是普世的世界公民,甚至从野蛮文明两分法角度认为自己是黄皮白心的香蕉,这两种人最后必然分道扬镳,“人民力量”大旗包容不了这种根本差异。
人民力量有国别区分,中国人民的人民力量,和米国人民的人民力量,很多时候利益截然不同,就像现在米国人民人均享有的世界资源是中国的十几倍,米国总统奥巴马在澳大利亚却斤斤计较中国人、印度人多吃一顿饭,多喝点牛奶。白人通过百余年殖民屠杀掠夺,享受着与其人口比例不相称的资源比例。中国要崛起,中国人民就亟需更多资源来过更好生活,在技术发展出现瓶颈时,没多一份,别人那里就会少一份,西方的饭碗受到严重冲击。从米国人角度看,奥巴马说得很合理。
民力网的人民力量观,正视这种以国家为单位的零和游戏,反对过于天真的普世说,也不主张“躲进小屋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主张建立在中国当前实际力量基础上的平衡大同观,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当然,中国人可以通过善的手段让自己活的更舒服一些。这不同于西方国家政府试图借助“公民社会”颠覆中国政府,让中国人活不成,沦为黄祸,让西方人继续做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