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离职被西安航天601所公文追杀:为什么如此技术骨干仅为副主任设计师

作者:鼎盛网友 来处:鼎盛论坛 点击:2018-09-21 18:35:40

2018年9月,有份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601所)盖公章的《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工作》文件流传开来,公文主要内容如下:

张小平,男,研究员,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与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480吨液氧煤气发动机、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国家重大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任务,长期负责低温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及技术把关,离职前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

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我国未来载人登月及深空探测用主动力系统,是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在研液体火箭发动机;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我国未来载人登月任务用发动机,将为月面着陆器近月制动、从环月轨道减速、下降、悬停及着陆月面提供动力,是实现载人月面着陆的关键装备。

作为这四型发动机总体室系统级专家,张小平个人的离职对这四型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及研制工作均造成了极大影响,尤其是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在2018年二季度的研制过程中出现了深层次的技术难题,急需发动机技术专家开展集智攻关工作以便尽快确定后续发动机研制方案,该发动机的方案和研制进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选择和研制进度,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为国家培养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是我们研究所的义务,但我们不愿看到、也无法接受因个人的离职而影响到国家重大的战略项目!

简单的说,就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601所)480吨液氧煤气发动机研发出现技术问题,能解决的人张小平已经跳槽去私营火箭公司蓝箭科技,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601所)气急败坏地发公文叫嚷。

张小平在601所一年收入大概12万,而蓝箭直接开百万年薪挖人。有网民说,前几个月在西安就听里面的人抱怨了,蓝箭直接在研究所旁边开点,百万年薪起步的挖人。体制内的老实说真开不到这个水平。

以前有组织关系卡着调动困难,想跑不容易。现在不同了,可以用脚投票,谁有耐心去跟那帮人耗。

现在是脱密期两三年内不得到外资单位工作,出境需要原单位审批,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人说,两总系统关键岗原来规定是八年,现在看张小平的级别是1年脱密,甚至可能卡着连涉密级别都不到,所以人家跑的时候按规矩还没法不放人。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关于张小平离职事件的情况说明

来源: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18-09-27

近日,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原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事件引发社会较大范围关注。为回应公众关切,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张小平个人基本情况

张小平1994年入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员资格,2015年3月起担任低温推进剂发动机型号副主任设计师,从事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和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设计,参与了多项低温发动机项目论证。

二、张小平脱密期内离职情况

2018年3月,张小平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提出辞职申请。出于爱惜人才考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了多次沟通和挽留,但其离职意向坚决,并在单位未批准的情况下自行离所。

由于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为此,2018年4月,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谈话,向其解读离职流程及脱密期管理规定,告知其须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回单位履行脱密义务。但张小平仍然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三、《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材料相关说明

鉴于以上情况,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向西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张小平继续履行聘用合同,按脱密期管理规定回所脱密。

2018年9月17日,根据律师意见,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承办人向仲裁庭提交了《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材料。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该材料经张小平个人朋友圈发布后,扩散到网络上,引起了较高的关注度和一些误解、误读,产生了不良影响。今后,我们将加强内部管理,在工作中更加严格、严谨,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网友讨论该公文关键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八条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重要级涉密人员脱密期两年是正常的。但脱密期一般也就要求不得到外资机构工作,必须在本单位非涉密岗混两年的已经很少了。这个应该怎样还是要看双方签的合同和保密协议具体怎么约定的。【zvezda】

貌似企业的脱密期不能超过6个月,还得事先合同约定。【北炜】

揭秘航天官僚体制

了解航天系统设计所的网民“米迦勒”说:

科研也就是总师线的岗位,从名称上来说就是总师——副总师——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现在人人都是副主任,预研设计试验不分家,副主任设计师及第,副主任设计师出身和同副主任设计师出身的人员基本占到了研制人员队伍的70%以上甚至更多,想来上级单位也想来个眼不见为净。这也就是很多人觉得副主任设计师算个球的现实原因。

总体岗位多,人员少,上升途径多,提拔很快,浮现出了大量的年轻副总师主任设计师,而磨勘在基层的分系统人员们上有分系统副总师天花板,还天天被指责只能低头拉一辆车,看不到前方的路,没有总体观念等等,因此自我认同感很容易崩塌。造成专门给总体年轻人员耍脾气等等恶劣不和谐的情况出现。

张研究员的走,是现实的选择,也是背景决定了的,绝大多数分系统设计人员,到了研究员(一般来说,直博27岁毕业,2年后申请高工,由于人员积压,一般要等1,2年,31,2岁高工,然后即使有个奖提前1年申报研究员,35,6岁开评,37,38左右弄到研究员已经可以了,而这些人带着研究员的称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然而如果不能进入行政管理口,那么一辈子就是在副主任级别上拿着低待遇等着因为技术被淘汰而被淘汰,也是甚为可惜的事情)已经到顶,磨勘不过,天花板明显,人心思变很正常。

其实航空611所的无人机团队独走,事实上的影响要比这个事件大得多,只是这个事件中颇令人玩味的是一个在航天系统中的层级不高的技术人员和官样汇报文章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喜剧效果。

为什么号称如此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仅为副主任设计师

很多网友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号称如此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仅为副主任设计师”?低温发动机核心设计师连个正主任都挂不上,开玩笑呢?这事简单啊,把报功的文件拿出来让大伙看看这位到底多重要呗。

一个项目的副职一走项目直接面临崩溃,说明他妈的真正干事儿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没坐上该坐的位置没得到理应的待遇。项目出问题,正主任设计师不负责任,让个副职背锅,说明管理上和人事提拔制度出了严重错误

领军人才有没有是本质区别,看着好好的企业,最关键的人跑路,很快垮掉的事情多了去了。优秀的技术领军人才可以决定一个行业的生死,比如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祝榆生,杨伟。一个好的体制好的一尊,要能够让真正靠谱懂技术的掌握人财等资源的管理分配,要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

团队工作里面,一个小组小团队一般不会超过十个人,里面真正技术贯通的大拿也就1~2个,不然成本太高了,重要的是,团队里必须是技术大拿作为核心作为领导,可以辅助配置行政管理人员做领导,但技术核心本身必须是领导有决策权。

现在倒好,体制内,一个团队,一半只有一个真懂的,其他都是混吃混喝的,开会的时候负责批判真懂的,有成绩了负责评职称捞成绩,出问题了负责落石头。再正常不过了。一个项目,一个工程,真正有本事的人整个工程技术的核心关键人物结果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成绩出来压根轮不到他“沾光”,就等于导师直接拿研究生的成果据为己有一样,谁服气呀?跟对了领导就好,跟选导师一样样的,跟错了,就只能用离职来体现自己的技术价值了。

待遇是一方面,束手束脚是另一方面。无论你多牛逼,都得跪下牛逼,这个知识分子基本都受不了~看看杨大大就知道了~【cargo】

张的事件是一个缩影,以前房价不高,体制内老实干活领一份死工资的还可以看到自己能付首期,单位福利可以,但从16年开始的房价暴涨,直接是以前可以全款买房的只能变成首期,只能付起以前首期的是买不了房了,再加福利给砍了,物价开涨没外快的只能走了,这只是一个开始,明年这个风会越吹越猛的,影响的是所有人【赤色十月】

2018.9.27补充事件双方的最新回应:“我院材料夸大其作用和贡献”VS“老子不回去”

9月27日下午,张小平前单位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对北京青年报表示三点:

甲:炒作:

张小平“本人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为挽留此人,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乙:点赞基层:

培养人才是付出代价的,单位希望挽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为大批基层默默无闻工作的人点赞,更要看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离不开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

(火草:很讽刺啊。谨记知行合一,请不要只用嘴巴为基层劳动者点赞。)

丙:张小平离开没影响哦:

是张小平的离职不存在影响任务的问题,研究院的技术骨干很多,张小平主要搞论证、研发和理论计算,水平是有的,但因优秀的骨干较多,所以对全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研究院也会反思更多的方式,留住人才。

张小平本人微信回应:不让你干,不让你参与,一切都是零了

“写的很好。其实还可以补充两条:一是本人还是四种发动机最初的提出者;二是本人解决过120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大部分系统技术的原创者,重要的是可以把发动机做的更便宜更好用。但是不让你干,不让你参与,一切都是零了”

“老子不回去”

张小平本人微信回应

相对中立的几位系统内人士再披露闹掰内幕

(考虑到其仍在体制内,为相关网友隐私考虑,隐去其网名,内幕真实性未知,个人视角,肯定有片面之处,仅供参考)

听说剧情是这样的:张研究员因为与领导不合,所以被置于冷板凳,没有大活干,只能自己干点小课题。现在跳槽去蓝箭,11所的领导的思路是一定要把他弄死,让全所人看看跳槽的下场,所以让下面的人组织材料去告张研究员,把他弄回来。下面的人在组织材料时,为了让法院觉得张研究员有多重要,所以把张的离职跟480吨发动机失利挂上了勾。本意是加砝码,但没想到用力过猛,反而起到了喜剧效果.给外界造成了一个副主任设计师影响整个载人航天进程的印象。

主要还是因为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启动之争,张小平是和刘ZG抢功劳,没干过,人家当六院十一所副所长去了。

引进毛子120吨时爆炸了,他和刘ZG都提了方案,张提出流量假说,上去的人提出富裕功率学说。两个方案都上,解决问题了,他说是他解决的,谁也说服不了谁,谁官大就打压谁,国企这点挺无聊的。

后来搞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他前面先搞几年,架子搭起来后,后来LB接手他的工作,这个又算谁的?张小平很不爽。这人好几年都没具体参加工作了,就闲着。水平嘛,还可以但不是最高。

张小平今天在HZ试车,他现在部门是蓝剑的动力部。这哥们人还不错的,平时也很谦和,就只有个爱炫耀的臭毛病。其他都不错。

现在好多人都走了,真正能干活的走了好大一部分,剩下好多拍马屁的。

对外披露那份说明的人可能要惨了,违反了六条规定最后一条:“六 禁止擅自对外披露单位涉密信息和内部信息”。

炎黄之家火草:批评国企是权利,切勿妖魔化国企,毕竟我们可能还要靠国企救命

在张小平离职被西安航天601所公文追杀事件的讨论中,肯定会涉及国企体制的讨论。在此重申炎黄之家网站目前对国企基本观点。

四种人在妖魔化国企:

  • 大人精:处心积虑把建国几十年人民积累下来的国企财富纳为私有财产的资本家和官僚们;
  • 小人精:为私有化人精摇旗呐喊获得残羹冷炙的各路专家、公知;
  • 大蠢货:秉持逆向种族主义,妖魔化国企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狂信徒、慕洋狗;
  • 小蠢货:为私有化喝彩、随声附和糟践国企的平民苦主,被人骗了还帮着数钱。

国有企业准确名称其实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从根本上说,你我他平民都有一份子。

所以我们才能那么气势十足的批评国企,批评是为了她好,让她增值,让咱们无数小股东多点三五两养老银子。国企内部机制有缺点,要骂,要改,应有之义,天经地义。可有人干脆要把咱们的国企财富盘子,吐上几口唾沫,然后整盘端走,傻子才能允许啊。

被中外资本势力力捧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爱好者张维迎:

“公有制是一个大饭碗,需要有人往里面吐唾沫;有人吐唾沫后,其他人认为不能吃就走开了,一碗饭就属吐唾沫的人私有了。”

国企有多重要,不提各路人马一直絮叨的,比如什么战略性产业、研发、自然垄断、国企减少财富分化等等,就说一点。

中国已经堕入人口断崖陷阱,人口数量飞速下跌命运不可避免,中国人弄不好只剩五六亿。

在以后几十年里,极端残酷的深度老龄化时期将是我们所有中国平民的宿命。届时极端不平衡的人口结构——老龄人很多、年轻劳动力极少,只靠年轻劳动人口世代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补足老年人的养老金、医疗金?做梦吧,毛主席活过来,也干不了这事。

国民财富增量已经满足不了社会整体养老、医疗支出,怎么办,就靠国民财富存量,特别是建国70年来全国劳动者战天斗地创造的国企财富。

请问,我们现在如果被带歪了节奏,顺着一些傻逼的舆论议程规划,从“张小平离职被西安航天601所公文追杀事件”话题,跑到“国企去死”上,一股脑把盆里的婴儿也当洗澡水泼了出去,假如国企真被赵家、新资本寡头们顺势而为,热情如火分的毛都不剩一根,把过去三十年来已经一遍又一遍上演的私有化闹剧达到顶峰,平民能得到啥?不信吗,看看《私有化宝典:企业“改制”蛀空国企的12个典型案例》,所以啊,稍微有点脑子的平民,不应该糟践国企、吹捧私企

就说一个,国企你还能批评,私企你能怎么干?人家私有财产呀,巨额财富豢养的法务部、公关部、旗下媒体、政府关系部,哪个是善茬?到那时候,鸿茅药酒的专政棍子根本不算个事,传统媒体,自媒体,全都得给资本大爷乖乖的,要不怎么说是资本主义社会呢?朋友们,假如你不相信另一个更正义的世界是可能的,那就欢迎体验资本主义新世界。

单纯的薪酬竞争,体制内没办法和商业公司竞争

@李子暘Lee

航天发射最近接连失败,据说,和人员流失有关。看起来很容易解决,体制内也涨工资分房子,不就行了。

其实不然。单纯的薪酬竞争,体制内没办法和商业公司竞争。商业公司可以支付高工资,但条件是发得起就发,公司没钱了,就不发了,大不了破产清算一拍两散。

就算公司不破产,砍掉部门,辞退解雇,也常见。

体制内的涨工资可是刚性的,能升不能降,辞退开除啥的,也是稀罕事。都是涨工资,大家的真实负担可不一样啊。

再说分房子。房子好盖,地段难找。很多航天军工企业,都在酒泉西昌这种偏僻地方。北上广深的企业来挖人,你拿酒泉西昌的房子去竞争,咋竞争得过?子女教育啥的,就不用提了。

这题真的很难。不知道咋办。希望有高人能找到解决办法。

@防务微观察  2020.4.12

我去年年底和搞航天大佬吃饭,1.是工资确实不高,但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航天这东西没别的办法,您得砸钱试错。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http://womenjia.org/z/201809/773.html

本文话题: 政客 官僚 科学 体制内